癸巳,郡國九地動。
八月,遼東鮮卑圍無慮;玄月,又攻夫犁營,殺縣令。
是歲,郡國十五地動。
秋,七月,海賊張伯路等寇濱海九郡,殺二千石、令、長;遣侍禦史巴郡龐雄督州郡兵擊之,伯路等乞降,尋複屯聚。
高句驪王宮與濊貊寇玄菟。
永初七年癸醜,公元一一三年春,仲春,丙午,郡國十八地動。
蒲月,京師旱,河南及郡國十九蝗。
夏,四月,乙未,平原懷王勝薨,無子;太後立樂安夷王寵子得為平原王。
尹就擊羌黨呂叔都等,蜀人陳省、羅橫應募刺殺叔都,皆封侯,賜錢。
冬,十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玄月,乙醜,太尉李修罷。
辛巳,赦天下。
侍禦史唐喜討漢陽賊王信,破斬之。杜季貢亡,從滇零。是歲,滇零死,子零昌立,年尚少,同種狼莫為其戰略,以季貢為將軍,彆居丁奚城。
十仲春,辛酉,郡國九地動。
太後詔陰後家眷皆歸故郡,還其資財五百餘萬。
前虎賁中郎將鄧弘卒。弘性儉素,治歐陽《尚書》,授帝禁中。有司奏贈弘驃騎將軍,位特進,封西平侯。太後追弘雅意,不加贈位、衣服,但賜錢千萬,布萬匹;兄騭等複辭不受。詔封弘子廣德為西平侯。將葬,有司複奏發五營輕車騎士,禮節如霍光故事。太後皆不聽,但白蓋雙騎,弟子輓送。後以帝師之重,分西平之都鄉,封廣德弟甫德為都鄉侯。
海郡張伯路複寇東萊,青州刺史法雄擊破之;賊逃還遼東,遼東人李久等共斬之,因而州界平靜。
詔建武元功二十八將皆紹封。
三月,癸亥,日有食之。
夫餘王寇樂浪。
元初二年乙卯,公元一一五年春,護羌校尉龐參以恩信招誘諸羌,號多等帥眾降;參遣詣闕,賜號多侯印,遣之。參始還治令居,通河西道。
南單於圍耿種數月,梁慬、耿夔擊斬其彆將於屬國故城,單於自將迎戰,慬等複破之,單於遂引還虎澤。
丙寅,詔令中二千石下至黃綬,統統複秩。六月,壬辰,豫章員豨原山崩。
零昌分兵寇益州,遣中郎將尹就討之。夏,四月,丙午,立朱紫滎陽閻氏為皇後。後性妒忌,後宮李氏生皇子保,後毒殺李氏。
壬午晦,日有食之。
懷令虞詡說尚曰:“兵法:弱不攻強,走不逐飛,天然之勢也。今虜皆馬騎,日行數百裡,來如風雨,去如絕弦,以步追之,勢不相及,以是雖屯兵二十餘萬,曠日而無功也。為使君計,莫如罷諸郡兵,各令出錢數千,二十人共市一馬,以萬騎之眾,逐數千之虜,追尾掩截,其道自究。便民利事,大功立矣。”尚即上言,用其計,遣輕騎擊杜季貢於丁奚城,破之。
太後聞虞詡有將帥之略,覺得武都太守,羌眾數千遮詡於陳倉崤穀,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當發。”羌聞之,乃分鈔傍縣。詡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裡,令吏士各作兩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問曰:“孫臏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過三十裡,以戒不虞,而本日且二百裡,何也?”詡曰:“虜浩繁,吾兵少,徐行則易為所及,速進則彼所不測。虜見吾灶日增,必謂郡兵來迎,浩繁行速,必憚追我。孫臏見弱,吾今示強,勢有分歧故也。”既到郡,兵不滿三千,而羌眾萬餘,攻圍赤亭數旬日。詡乃令軍中,強弩勿發,而潛發小弩;羌覺得矢力弱,不能至,並兵急攻。詡因而使二十強弩共射一人,發無不中,羌大震,退。詡因出城奮擊,多所傷殺。明日,悉陳其兵眾,令從東郭門出,北郭門入,貿易衣服,迴轉數週;羌不知其數,更相恐動。詡計賊當退,乃潛遣五百餘人於淺水設伏,候其走路;虜果大奔,因掩擊,大破之,斬獲甚眾。賊由是敗散。詡乃占相陣勢,築營壁百八十所,招還逃亡,假賑窮戶,開通水運。詡始到郡,穀石千,鹽石八千,見戶萬三千;視事三年,米石八十,鹽石四百,民增至四萬餘戶,人足家給,一郡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