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128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歲,群盜發憲陵。

玄月,庚戌,太傅趙峻薨。

冬,十月,日南蠻夷複反,攻燒縣邑。交趾刺史九江夏方招誘降之。

廣陵賊張嬰複聚眾數千人反,據廣陵。

揚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鄧顯討範容即是曆陽,敗歿。

建康元年甲申,公元一四四年春,護羌處置馬玄為諸羌所誘,將羌眾亡出塞,領護羌校尉衛琚追擊玄等,斬首八百餘級。趙衝複追叛羌到建威鸇陰河;軍度竟,所將降胡六百餘人叛走;衝將數百人追之,遇羌伏後,與戰而歿。衝雖死,而前後多所斬獲,羌由是衰耗。詔封衝子為義陽亭侯。

仲春,乙酉,赦天下。

十一月,九江盜賊徐鳳、馬勉等攻燒城邑;鳳稱無大將軍,勉稱天子,築營於當塗山中,建年號,置百官。

尚書令黃瓊之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選,公用儒學、文吏,於取士之義猶有所遺,乃奏增孝悌及能從政者為四科;帝從之。

永昌太守劉君世,鑄黃金為文蛇,以獻大將軍冀;益州刺史種暠糾發拘繫,馳傳上言。冀由是恨暠。會巴郡人服直聚黨數百人,自稱天王,暠與太守答允討捕,不克,吏民多被傷害;冀是以陷之,傳逮暠、承。李固上疏曰:“臣伏聞討捕所傷,本非暠、承之意,實由縣吏懼法懼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詳。比盜賊群起,到處未絕。暠、承以首舉大奸而相隨享福,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複經心!”太後省奏,乃赦暠、承罪,免官罷了。金蛇輸司農,冀從大司農杜喬借觀之,喬不肯與;冀小女死,令公卿會喪,喬獨不往,冀由是銜之。

玄月,丙午,葬孝敬天子於憲陵,廟曰敬宗。

十一月,使匈奴中郎將扶風馬寔遣人刺殺句龍吾斯。

滕撫進擊張嬰;冬,十一月,丙午,破嬰,斬獲千餘人。丁未,中郎將趙序坐畏懦、詐增首級,棄市。

秋,廬江盜賊攻尋陽,又攻盱台。滕撫遣司馬王章擊破之。

丁醜,以太尉趙峻為太傅,大司農李固為太尉,參錄尚書事。

冬,閏十月,趙打擊燒當羌於阿陽,破之。

太後以徐、揚盜賊益熾,博求將帥。三公舉涿令北海滕撫有文武才;詔拜撫九江都尉,與中郎將趙序助馮緄,合州郡兵數萬人共討之。又廣開賞募,錢、邑各有差。又議遣太尉李固,未及行。三月,撫等進擊眾賊,大破之,斬馬勉、範容、周生等千五百級。徐鳳以餘眾燒東城縣。夏,蒲月,下邳人謝安應募,率其宗親設伏擊鳳,斬之。封安為平鄉侯。拜滕撫中郎將,督揚、徐二州事。

六月,丙寅,立南匈奴守義王兜樓儲為呼蘭若屍逐就單於。時兜樓儲在京師,上親臨軒授璽綬,引上殿,賜車馬、器服、金帛甚厚。詔太常、大鴻臚與諸國侍子於廣陽城門外祖會,饗賜、作樂、角抵、百戲。

將卜山陵,李固曰:“今到處寇賊,軍興費廣,新創憲陵,賦發非一。帝尚幼小,可起陵於憲陵塋內,依康陵軌製。”太後從之。己未,葬孝沖天子於懷陵。

庚戌,詔舉賢能剛正之士,策問之。皇甫規對曰:“伏惟孝敬天子初勤王政,紀綱四方,幾以獲安;後遭奸偽,威分近習,受賂賣爵,來賓交叉,天下擾擾,從亂如歸,官民並竭,高低窮虛。陛下體兼乾坤,聰哲純茂,攝政之初,拔用忠貞,其餘維綱,多所改正,遠近翕然瞥見承平,而災異不息,寇賊縱橫,殆以奸臣權重之而至也。其常侍尤無狀者,宜亟黜遣,披掃凶黨,支出財賄,以塞痛怨,以答天誡。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亦宜增修謙節,輔以儒術,省去遊娛不急之務,割減廬第無益之飾。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將軍兄弟,操楫者也。若能平誌畢力,以度元元,所謂福也。如其怠弛,將淪波瀾,可不慎乎!夫德不稱祿,猶鑿墉之趾以益其高,豈量力審功,安固之道哉!凡諸宿猾、酒徒、戲客,皆宜貶斥,以懲不軌。令冀等沉思得賢之福,失人之累。”梁冀忿之,以規為下第,拜郎中;托疾,免歸,州郡承冀旨,幾陷死者再三,遂沉廢於家,積十餘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