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181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八月,壬申,葬漢孝獻天子於禪陵。

青龍二年甲寅,公元二三四年春,仲春,亮悉大眾十萬由斜穀犯境,遣使約吳同時大肆。

初,漢前智囊魏延,英勇過人,善養士卒。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製而不準。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儘。楊儀為人乾敏,亮每出軍,儀常籌分彆部,籌度糧穀,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延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儀不假借延,延覺得至忿,有如水火。亮深惜二人之才,不忍有所偏廢也。

是月,亮卒於軍中。長史楊儀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司馬懿,懿追之。薑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懿者,懿斂軍退,不敢逼。因而儀結陳而去,入穀然後發喪。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懿聞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堡壘處所,歎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還。

吳諸葛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出兵,徒得外縣布衣罷了。其餘深遠,莫能禽儘,屢自求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眾議鹹覺得:“丹楊陣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番陽四郡毗鄰,周旋數十裡,山穀萬重。其幽深民人,何嘗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鹹共逃竄。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貴力量;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猿狖之騰木也。時觀間隙,出為寇盜,每致兵撻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蜂至,敗則鳥竄,自宿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難堪。恪父瑾聞之,亦以事終不逮,歎曰:“恪不大興吾家,將赤吾族也!”恪盛陳其必捷,吳主乃拜恪為撫越將軍,領丹楊太守,使行其策。

夏,四月,大疫。

辛巳,帝還許昌。

司馬懿與諸葛表態守百餘日,亮數應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杖節為智囊以製之。護軍薑維謂亮曰:“辛佐治杖節而到,賊不複出矣。”亮曰:“彼本無戰情,以是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製吾,豈千裡而請戰邪!”亮遣使者至懿軍,懿問其寢食及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者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已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數升。”懿告人曰:“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病篤,漢主使尚書仆射李福省侍,因諮以國度大計。福至,與亮語已,彆去,數日複還。亮曰:“孤知君還意,剋日言語雖彌日,有所不儘,更來亦決耳。公所問者,公琰其宜也。”福謝:“前實失不谘請,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複請蔣琬以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能夠繼之。”又問其次,亮不答。

是歲,吳主出兵欲圍新城,以其遠水,積二十餘日,不敢下船。滿寵謂諸將曰:“孫權得吾移城,必於其眾中有高傲之言。今大肆來,欲要統統之功,雖不敢至,必當登陸耀兵以示有餘。”乃潛遣步騎六千,伏肥水隱處以待之。吳主果登陸耀兵,寵伏軍卒起擊之,斬首數百,或有赴水死者。吳主又使全綜攻六安,亦不克。蜀庲降都督張翼,用法嚴峻,南夷豪帥劉胄叛。丞相亮以參軍巴西馬忠代翼,召翼令還。其人謂翼宜速歸即罪。翼曰:“不然,吾以蠻夷蠢動,不稱職,故還耳。然代人未至,吾方臨疆場,當運糧積穀,為滅賊之資,豈能夠黜退之故而廢公家之務乎!”因而統攝不懈,代到乃發。馬忠因其成基,破胄,斬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