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導聞敦疾篤,帥後輩為敦發哀,眾覺得敦信死,鹹有奮誌。因而尚書騰詔下敦府,列敦罪過曰:“敦輒立兄息以自承代,未有宰接踵體而不由王命者也。頑惡相獎,無所顧忌;誌騁凶醜,以窺神器。天不長奸,敦以隕斃;鳳承凶宄,彌複煽逆。今遣司徒導等虎旅三萬,十道並進;平西將軍邃等精銳三萬,水陸齊勢;朕親統諸軍,討鳳之罪。有能殺鳳送首,封五千戶侯。諸文武為敦所授用者,一無所問,無或猜嫌,以取誅滅。敦之將士,從敦彌年,違離家室,朕甚湣之。其單丁在軍,皆遣歸家,畢生不調;其餘皆與假三年,休訖還台,當與宿衛同例三番。”
後趙將兵都尉石瞻寇下邳、彭城,取東莞、東海,劉遐退保泗口。
敦使錢鳳及冠軍將軍鄧嶽、前將軍周撫等帥眾向京師。王含謂敦曰:“此乃家事,吾當自行。”因而以含為元帥。鳳等問曰:“事克之日,天子雲何?”敦曰:“尚未南郊,何得稱天子!便儘卿兵勢,庇護東海王及裴妃罷了。”乃上疏,以誅奸臣溫嶠等為名。秋,七月,壬申朔,王含等水陸五萬奄至江寧南岸,情麵恟懼。溫嶠移屯水北,燒朱雀桁以挫其鋒,含等不得渡。帝欲新將兵擊之,聞橋已絕,大怒。嶠曰:“今宿衛寡弱,征兵未至,若賊豕突,危及社稷,宗廟且恐不保,何愛一橋乎!”
夏,蒲月,甲申,張茂疾病,執世子駿手泣曰:“吾家世以孝友忠順著稱,今雖天下大亂,汝阿諛之,不成失也。”且命令曰:“吾官非王命,苟以集事,豈敢榮之!死之日,當以白帢入棺,勿以朝服斂。”是日,薨。湣帝使者史淑在姑臧,左長史汜禕、右長史馬謨等使淑拜駿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赦其境內。前趙主曜遣使贈茂太宰,諡曰成烈王。拜駿上大將軍、涼州牧、涼王。
石生寇許、潁,俘獲萬計;攻郭誦於陽翟,誦與戰,大破之,生退守康城。後趙汲郡內史石聰聞生敗,馳救之,打擊司州刺史李矩、潁川太守郭默,皆破之。
冬,十月,以司徒導為太保、領司徒,加殊禮,西陽王羕領太尉,應詹為江州刺史,劉遐為徐州刺史,代王邃鎮淮陰,蘇峻為曆陽內史,加庾亮護軍將軍,溫嶠前將軍。導固辭不受。應詹至江州,吏民未安,詹撫而懷之,莫不悅服。
帝將討敦,以問光祿勳應詹,詹勸成之,帝意遂決。丁卯,加司徒導多數督、領揚州刺史,以溫嶠都督東安北部諸軍事,與右將軍卞敦守石頭,應詹為護軍將軍、都督前鋒及朱雀橋南諸軍事,郗鑒行衛將軍、都督從駕諸軍事,庾亮領左衛將軍,以吏部尚書卞壼行中軍將軍。郗鑒覺得號角無益究竟,固辭不受,請召臨淮太守蘇峻、兗州刺史劉遐同討敦。詔征峻、遐及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約、廣陵太守陶瞻等入衛京師。帝屯於中堂。
太寧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春,正月,王敦誣周嵩、周莛與李脫謀為不軌,收嵩、莛於軍中,殺之;遣參軍賀鸞就沈充於吳,儘殺周劄諸兄子;進兵襲會稽,劄拒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