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征虜將軍石遇攻桓宣於襄陽,不克。
慕容仁遣兵襲新昌,督護新興王寓擊走之,遂徙新昌入襄平。
慕容皝置左、右司馬,以司馬韓矯、軍祭酒封弈為之。
虎以夔安為侍中、太尉、守尚書令,郭殷為司空,韓晞為尚書左仆射,魏郡申鐘為侍中,郎闓為光祿大夫,王波為中書令。文武封拜各有差。虎行如信都,複還襄國。
趙王虎南遊,臨江而還。有遊騎十餘至曆陽,曆陽太守袁耽表上之,不言騎多少。朝廷震懼,司徒導請出討之。夏,四月,加導大司馬、假黃鉞、都督征討諸軍事。癸醜,帝觀兵廣莫門,分命諸將救曆陽及戍慈湖、牛渚、蕪湖;司空郗鑒使廣陵相陳光將兵入衛京師。俄聞趙騎起碼,又已去,戊午,戒嚴,王導解大司馬。袁耽坐輕妄免官。
辛未,加平西將軍庾亮征西將軍、假節、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領江、豫、荊三州刺史,鎮武昌。亮辟殷浩為記室參軍。浩,羨之子也,與豫章太守褚裒、丹楊丞杜乿,皆以識度清遠,善談《老》、《易》,擅名江東,而浩尤其風騷所宗。裒,略之孫;乿,錫之子也。桓彝嘗謂裒曰:“季野有皮裡《春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批駁也。謝安曰:“裒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矣。”
趙丞相虎遣其將郭敖及章武王斌,帥步騎四萬西擊郭權,軍於華陰;夏,四月,上邽豪族殺權以降。虎徙秦州三萬餘戶於青、並二州。長安人陳良夫奔黑羌,與北羌王薄句大等擾亂北地、馮翊。章武王斌、樂安王韜合擊,破之,句大奔馬蘭山。郭敖乘勝逐北,為羌所敗,死者什七八。斌等收軍還三城。虎遣使誅郭敖。秦王宏有牢騷,虎幽之。
趙王虎命太子邃省可尚書奏事,唯祀郊廟、選牧守、撻伐、刑殺乃親之。虎好治宮室,鸛雀台崩,殺典匠少府任汪;複使修之,倍於其舊。邃保母劉芝封宜城君,關預朝權,受納賄賂,求仕進者多出其門。
冬,十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大旱,會稽、餘姚米鬥五百。
趙章武王斌帥精騎二萬並秦、雍二州兵以討薄句大,平之。成太子班之舅羅演,與漢王相天水上官澹行刺成主期,立班子。事覺,期殺演、澹及班母羅氏。期自以得誌,輕諸舊臣,信賴尚書令景騫、尚書姚華、田褒、中常侍許涪等,刑賞大政,皆決於數人,希複關公卿。褒無它才,嘗勸成主雄立期為太子,故有寵。由是紀綱隳紊,雄業始衰。
成、趙皆大赦,成改元玉恒,趙改元建武。
成主雄之子車騎將軍越屯江陽,奔喪至成都。以太子班非雄所生,意不平,與其弟安東將軍期謀反叛。班弟玝勸班遣越還江陽,以期為梁州刺史,鎮葭萌。班以未葬,不忍遣,推心待之,無所疑間,遣玝出屯於涪。冬,十月,癸亥朔,越因班夜哭,弑之於殯宮,並殺班兄領軍將軍都;矯太前任氏令,罪行班而廢之。
成主雄生瘍於頭。身素多金創,及病,舊痕皆膿潰,諸子皆惡而遠之;獨太子班日夜侍側,不脫衣冠,親為吮膿。雄召大將軍建寧王壽受遺詔輔政。丁卯,雄卒,太子班即位。以建寧王壽錄尚書事,政事皆委於壽及司徒何點、尚書令王瑰,班居中行喪禮,一無所預。
導辟太原王濛為掾,王述為中兵屬。述,昶之曾孫也。濛不修小廉,而以清約見稱,與沛國劉惔齊名,和睦。惔常稱濛性至通而天然有節。濛曰:“劉君知我,勝我自知。”當時稱風騷者,以惔、濛為首。述性沈靜,每坐客辯論蜂起,而述處之恬如也。年三十,尚未著名,人謂之癡。導以門地辟之。既見,唯問在東米價,述張目不答。導曰:“王掾不癡,人何言癡也!”嘗見導每發言,一坐莫不歌頌,述正色曰:“人非堯、舜,何得每事儘善!”導改容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