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魏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荊州刺史樂弘、豫州牧張遇以廩丘、許昌等諸城來降;平南將軍高崇、征虜將軍呂護執洛州刺史鄭係,以其地來降。
浩上疏請北出許、洛,詔許之。以安西將軍謝尚、北中郎獎荀羨為督統,進屯壽春。謝尚不能撫尉張遇,遇怒,據許昌叛,使其將上官恩據洛陽,樂弘攻督護戴施於倉垣,浩軍不能進。三月,命荀羨鎮準陰,尋加監青州諸軍事,又領兗州刺史,鎮下邳。
永和七年辛亥,公元三五一年春,正月,丁酉,日有食之。
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及病,謂諸子曰:“石氏待吾厚,吾本欲為之極力。今石氏已滅,中原無主;我死,汝亟自歸於晉,當剛強臣節,有為不義也!”弋仲卒,子襄秘不發喪,帥戶六萬南攻陽平、元城、發乾,破之,屯於碻磝津,以太原王亮為長史,天水尹赤為司馬,太原薛瓚、略陽權翼為參軍。襄與秦兵戰,敗,亡三萬餘戶,南至滎陽,始發喪。又與秦將高昌、李曆戰於麻田,馬中流矢而斃。弟萇以馬授襄,襄曰:“汝何故自免?”萇曰:“但令兄濟,豎子必不敢害萇!”會救至,俱免。尹赤奔秦,秦以赤為幷州刺史,鎮蒲阪。
姚弋仲遣使來請降。冬,十一月,以弋仲為使持節、六夷多數督、督江北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單於、高陵郡公,又以其子襄為持節、平北將軍、都督幷州諸軍事、幷州刺史、平鄉縣公。
庫傉官偉帥部眾自上黨降燕。
趙幷州刺史張平遣使降秦,秦王以平為大將軍、冀州牧。
魏主閔既克襄國,因遊食常山、中山諸郡。趙立義將軍段勤聚胡、羯萬餘人保據繹幕,自稱趙帝。夏,四月,甲子,燕王俊遣慕容恪擊魏,慕容霸等擊勤。
朝廷將行郊祀。會稽王昱問於王彪之曰:“郊祀應有赦否?”彪之曰:“自複興以來,郊祀常常有赦,愚意常謂非宜;凶愚之人,覺得郊必有赦,將生心於徼倖矣!”昱從之。
尚書左丞孔嚴言於殷浩曰:“比來眾情,良可寒心,不知使君當何故鎮之。愚謂宜明受任之方,韓、彭專撻伐,蕭、曹守管籥,表裡之任,各有攸司;沉思廉、藺屈身之義,平、勃交歡之謀,令穆然無間,然後能夠保大定功也。觀頃日降附之徒,皆人麵獸心,貪而無親,恐難以義感也。”浩不從。嚴,愉之從子也。
俊猶以張舉之言為信,乃積柴其旁,使裕以其私誘之,曰:“君更熟思,有為徒取灰滅!”煒正色曰:“石氏貪暴,親帥大兵攻燕都城。雖不克而返,然誌在必取。故運資糧、聚東西於東北者,非以相資,乃欲相滅也。魏主誅剪石氏,雖不為燕,臣子之心,聞仇讎之滅,義當如何?而更加彼責我,不亦異乎!吾聞死者骨肉下於土,精魂升於天。蒙君之惠,速益薪放火,使仆得上訴於帝足矣!”擺佈請殺之,俊曰:“彼不憚殺身而徇其主,忠臣也!且冉閔有罪,使臣何預焉!”使出就館。夜,使其村夫趙瞻往勞之,且曰:“君何不以實言?王怒,欲處君於遼、碣之表,何如?”煒曰:“吾結髮以來,尚不欺布衣,況人主乎!曲意苟合,性所不能。直情儘言,雖沉東海,不敢避也!”遂臥向壁,不複與瞻言。瞻具以白俊,俊乃囚煒於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