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元年丙寅,公元三六六年春,三月,荊州刺史桓豁使督護桓羆攻南鄭,討司馬勳。
燕太宰、大司馬恪,太傅、司徒評,頓首歸政,上章綬,請歸第;燕主暐不準。
匈奴右賢王曹轂、左賢王劉衛辰皆叛秦。轂帥眾二萬寇杏城,秦王堅自將討之,使衛大將軍李威、左仆射王猛輔太子宏留守長安。八月,堅擊轂,破之,斬轂弟活,轂請降,徙其豪傑六千餘戶於安。建節將軍鄧羌討衛辰,擒之於木根山。
徐、兗二州刺史庾希,今後族故,兄弟貴要,大司馬溫忌之。
興寧三年乙醜,公元三六五年春,正月,庚申,皇後王氏崩。
燕撫軍將軍下邳王厲寇兗州,拔魯、高平數郡,置守宰而還。
六月,戊子,益州刺史建城襄會周撫卒。撫在益州三十餘年,甚有威惠。詔以其子犍為太守楚代之。
代王什冀犍擊高車,大破之,俘獲萬餘口,馬、牛、羊百餘萬頭。
壬子,立妃庾氏為皇後。後,冰之女也。
以征虜將軍桓衝為江州刺史。十一月,姚襄故將張駿殺江州督護趙毗,帥其徒北叛;衝討斬之。
鮮卑禿髮椎斤卒,年一百一十,子思複韐代統其眾。椎斤,樹機能從弟務丸之孫也。
恪略地至崤、澠,關中大震,秦王堅自將屯陝城以備之。
秋,七月,丁卯,詔複征大司馬溫入朝。八月,溫至赭圻,詔尚書車灌止之,溫遂城赭圻居之,固讓內錄,遙領揚州牧。
南陽督護趙億據宛城降燕,太守桓澹走保新野;燕人遣南中郎將趙盤自魯陽戌宛。
朱序、周楚擊司馬勳,破之,擒勳及其黨,送大司馬溫;溫皆斬之,傳首建康。
夏,四月,甲辰,燕李洪攻許昌、汝南,敗晉兵於懸瓠,潁川太守李福戰死,汝南太守朱斌奔壽春,陳郡太守朱輔退保彭城。大司馬溫遣西中郎將袁真等禦之,溫帥舟師屯合肥。燕人遂拔許昌、汝南、陳郡,徙萬餘戶於幽、冀二州,遣鎮南將軍慕容塵屯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