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安二年壬申,公元三七二年春,仲春,秦以清河房曠為尚書左丞,征曠兄默及清河崔逞、燕國韓胤為尚書郎,北平陽陟、田勰、陽瑤為著作佐郎,郝略為清河相,皆關東士望,王猛所薦也。瑤,騖之子也。
戊午,大赦,增文武位二等。
冠軍將軍慕容垂言於秦王堅曰:“臣叔父評,燕之惡來輩也,不宜複汙聖朝,願陛下為燕戮之。”堅乃出評為範陽太守,燕之諸王悉補邊郡。
王猛之破張天錫於枹罕也,獲其將敦煌陰據及甲士五千人。秦王堅既克楊纂,遣據帥其甲士還涼州,使著作郎梁殊、閻負送之,因命王猛為書諭天錫曰:“昔貴先公稱藩劉、石者,惟審於強弱也。今論涼土之力,則損於往時;語大秦之德,則非二趙之匹;而將軍幡然自絕,無乃非宗廟之福也歟!以秦之威,旁振無外,能夠回弱水使東流,返江、河使西注。關東既平,將移兵河右,恐非六郡士民所能抗也。劉表謂漢南可保,將軍謂西河可全,休咎在身,元龜不遠,宜深算妙慮,自求多福,無使六世之業一旦而墜地也!”天錫大懼,遣使賠罪稱藩。堅拜天錫使持節、都督河右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涼州刺史、西平公。
太宰武陵王晞,好習武事,為溫所忌,欲廢之,以事示王彪之。彪之曰:“武陵親尊,未有顯罪,不成以猜嫌之間便相廢徙。公建立聖明,當崇獎王室,與伊、周同美;此大事,宜更深詳。”溫曰:“此已成事,卿勿複言!”乙卯,溫表“晞聚納輕剽,息綜矜忍;袁真背叛,事相連染。頃日猜懼,將成亂階。請免晞官,以王歸藩。”從之,並免其世子綜、梁王等官。溫使魏郡太守毛安之帥所領宿衛殿中。安之,虎生之弟也。
玄月,秦王堅還長安。歸安元侯李儼卒於上邽,堅複以儼子辯為河州刺史。
己未,溫如白石,上書求歸姑孰。庚申,詔進溫丞相,大司馬仍舊,留京師輔政;溫固辭,仍請還鎮。辛酉,溫自白石還姑孰。
視連立,不喝酒遊畋者七年,軍國之事,委之將佐。鐘惡地諫,覺得:“人主當自文娛,建威佈德。”視連泣曰:“孤自先世以來,以仁孝忠恕相承。先王念和睦之不終,悲忿而亡。孤雖纂業,屍存罷了,聲色遊娛,豈所安也!威德之建,當付之將來耳。”
代世子寔病傷而卒。
六月,癸酉,秦以王猛為丞相、中書監、尚書令、太子太傅、司隸校尉,特進、常侍、持節、將軍、侯仍舊;陽平公融為使持節、都督六州諸軍事、鎮東大將軍、冀州牧。
秦王堅聞溫廢立,謂群臣曰:“溫前敗灞上,後敗枋頭,不能思愆自貶以謝百姓,方更廢君以自說,六十之叟,行動如此,將何故自容於四海乎!諺曰:‘怒其室而作色於父。’其桓溫之謂矣。”
秦王堅詔:“關東之民學通一經,才成一藝者,在所郡縣以禮送之。在官百石以上,學不通一經,纔不成一藝者,罷遣還民。”
夏,四月,戊午,大赦。
鹹安元年辛未,公元三七一年春,正月,袁瑾、朱輔求救於秦,秦王堅以瑾為揚州刺史,輔為交州刺史,遣武衛將軍武都王鑒、前將軍張蠔帥步騎二萬救之。大司馬溫遣淮南太守桓伊、南頓太守桓石虔等擊鑒、蠔於石橋,大破之,秦兵退屯慎城。伊,宣之子也。丁亥,溫拔壽春。擒瑾及輔並其宗族,送建康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