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284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燕太原王奇,楷之子,蘭汗以外孫也,汗亦不殺,覺得征南將軍,得入見長樂王盛。盛潛使奇逃出起兵。奇起兵於建安,眾至數千,汗遣蘭堤討之。盛謂汗曰:“善駒小兒,未能辦此,難道有假托其名欲為內應者乎!太尉素驕,難信,不宜委以大眾。”汗然之,罷堤兵,更遣撫軍將軍仇尼慕將兵討奇。

廣川太守賀賴盧,性豪健,恥居冀州刺史王輔之下,襲輔,殺之,驅勒守兵,掠陽平、頓丘諸郡,南渡河,奔南燕。南燕王德以賴盧為幷州刺史,封廣寧王。

庚子,魏王珪自中山南巡至高邑,得王永之子憲,喜曰:“王景略之孫也。”覺得本州中正,領選曹事,兼掌門下。至鄴,置行台,以龍驤將軍日南公和跋為尚書,與左丞賈彝帥吏兵五千人鎮鄴。

六月,丙子,魏王珪命群臣議國號。皆曰:“周、秦之前,皆自諸侯升為天子,因以其國為天下號。漢氏以來,皆無尺土之資。我國度百世相承,開基代北,遂撫有方夏,今宜以代為號。”黃門侍郎崔宏曰:“昔販子不常厥居,故兩稱殷、商;代雖舊邦,其命惟新,登國之妝,已更曰魏。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百姓,宜稱魏仍舊。”珪從之。

庚子,蘭汗攻擊速骨,並其黨儘殺之。廢崇,奉太子策,承製大赦,遣使迎寶,及於薊城。寶欲全還,長樂王盛等皆曰:“汗之忠詐未可知,今單騎赴之,萬一汗有異誌,悔之無及。不如南就範陽王,合眾以取冀州;若其不捷,收南邊之眾,徐歸龍都,亦未晚也。”寶從之。

壬午,寶至乙連,長上段速骨、宋赤眉等因眾心之憚征役,遂反叛。速骨等皆高陽王隆舊隊,共逼立隆子高陽王崇為主,殺樂浪威王宙、中牟熙公段誼及宗室諸王。河間王熙素與崇善,崇擁佑之,故獨得免。燕主寶將十餘騎奔司空農營,農將出迎,擺佈抱其腰,止之,曰:“宜小清澄,不成便出。”農引刀將斫之,遂出見寶,又馳信追慕輿騰。癸未,寶、農引兵還趣大營,討速骨等。農營兵亦厭征役,皆棄仗走,騰營亦潰。寶、農奔還龍城。長樂王盛聞亂,引兵出迎,寶、農僅而得免。

趙王麟上尊號於德,德用兄垂故事,稱燕王,改永康三年為元年,以統府行帝製,置百官。以趙王麟為司空、領尚書令,慕容法為中軍將軍,慕輿拔為尚書左仆射,丁通為右仆射。麟複謀反,德殺之。

隆安二年戊戌,公元三九八年春,正月,燕範陽王德自鄴帥戶四萬南徙滑台。魏衛王儀入鄴,收其堆棧。追德至河,弗及。

護帥懦夫數百人,隨思而北,聲言迎衛,實在圖之。寶既遣思詣鐘,於後得樵者,言德已稱製,懼而北走。護至,無所見,執思以還。德以思練習典故,欲留而用之。思曰:“犬馬猶知戀主,思雖刑臣,乞還就上。”德固留之,思怒曰:“周室東遷,晉、鄭是依。殿下親則叔父,位為上公,不能帥先群後以匡帝室,而幸本根之傾,為趙王倫之事,思雖不能如申包胥之存楚,猶慕龔君賓不偷生莽世也!”德斬之。

珪自鄴還中山,將北歸,發卒萬人治直道,自望都鑿恒嶺至代五百餘裡。珪恐已既去,山東有變,複置行台於中山,命衛王儀鎮之;以撫軍大將軍略陽公遵為尚書左仆射,鎮勃海之合口。右將軍尹國督租於冀州,聞珪將北還,謀襲信都;安南將軍長孫嵩執國,斬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