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285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大赦。

左衛將軍桓修,衝之子也,言於道子曰:“西軍可說而解也,修知其情矣。殷、桓之下,專恃王恭,恭既幻滅,西軍沮恐。今若以厚利啖玄及佺期,二人必內喜;玄能製仲堪,佺期可使背叛,取仲堪矣。”道子納之,以玄為江州刺史。召郗恢為尚書,以佺期代恢為都督梁、雍、秦三州諸軍事、雍州刺史。以修為荊州刺史,權領左衛文武之鎮,又令劉牢之以千人送之。黜仲堪為廣州刺史,遣仲堪叔父太常茂宣詔,敕仲堪回軍。

西秦王乾是遣秦州牧益州、武衛將軍慕兀、冠軍將軍翟瑁帥騎二萬伐吐穀渾。

魏王珪命有司正封畿,標道裡,平衡量,審度量;遣使循行郡國,舉奏守宰犯警者,親考查黜陟之。

涼建武將軍李鸞以興城降於禿髮烏孤。

恭參軍何澹之知其謀,以告恭。恭以澹之素與牢之有隙,不信。乃置酒請牢之,於眾中拜之為兄,精兵堅甲,悉以配之,使帥帳下督顏延為前鋒。牢之至竹裡,斬延以降;遣敬宣及其婿東莞太守高雅之還襲恭。恭方出城曜兵,敬宣縱騎橫擊之,恭兵皆潰。恭將入城,雅之已閉城門。恭單騎奔曲阿,素不習馬,髀中生瘡。曲阿人殷確,恭故吏也,以船載恭,將奔桓玄,至長塘湖,為人所告,獲之,送京師,斬於倪塘。恭臨刑,猶理須鬢,神采自如,謂臨刑者曰:“我暗於信人,所乃至此,原其本心,豈不忠於社稷邪!但令百世之下知有王恭耳。”並其後輩黨與皆死。以劉牢之為都督兗、表、冀、幽、並、徐、揚州、晉陵諸軍事以代恭。

西平王禿髮烏孤更稱武威王。

己亥,譙王尚之大破庾楷於牛渚,楷單騎奔桓玄。會稽霸道子以尚之為豫州刺史,弟恢之為驃騎司馬、丹楊尹,允之為吳海內史,休之為襄城太守,各擁兵馬覺得己援。乙巳,桓玄大破官軍於白石。玄與楊佺期進至橫江,尚之退走,恢之所領水軍皆冇。丙午,道子屯中堂,元顯守石頭,己酉,王珣守北郊,謝琰屯宣陽門,以備之。

初,琅邪人孫泰學妖術於錢唐杜子恭,士民多奉之。王珣惡之,流泰於廣州。王雅薦泰於孝武帝,雲知養性之方,派遣,累官至新安太守。泰知晉祚將終,因王恭之亂,以討恭為名,收合兵眾,聚貨巨億,三吳之人多從之。識者皆憂其為亂,以中領軍元顯與之善,無敢言者。會稽內史謝輶發其謀,己酉,會稽霸道子使元顯誘而斬之,並其六子。兄子恩逃入海,愚民猶覺得泰蟬蛻不死,就海中資給恩。恩乃聚合逃亡,得百餘人,以謀複仇。

俄而楊佺期、桓玄至石頭,殷仲堪至蕪湖。元顯自竹裡馳還京師,遣丹楊尹王愷等發京邑士民數萬人據石頭以拒之。佺期、玄等上表理王恭,求誅劉牢之。牢之帥北府之眾馳赴京師,軍於新亭。佺期、玄見之失容,回軍蔡洲。朝廷未知西軍真假,仲堪等擁眾數萬,充滿郊畿,表裡憂逼。

殷仲堪得聖旨,大怒,趣桓玄、楊佺期進軍。玄等喜於朝命,欲受之,躊躇未決。仲堪聞之,遽自蕪湖南歸,遣使告諭蔡洲軍士曰:汝輩不各自散歸,吾至江陵,儘誅汝餘口。佺期部將劉係帥二千人先歸。玄等大懼,狼狽西還,追仲堪至尋陽,及之。仲堪既瀆職,倚玄等為援,玄等亦資仲堪兵,雖內相疑阻,勢不得分歧。乃以後輩交質,壬午,盟於尋陽,俱不受朝命,連名上疏申理王恭,求誅劉牢之及譙王尚之,並訴仲堪無罪,獨被降黜。朝廷深憚之,表裡騷然。乃複罷桓修,以荊州還仲堪,優詔慰諭,以求和解,仲堪等乃受詔。禦史中丞江績劾奏桓修專為身計,疑誤朝廷,詔免修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