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王楊盛以平北將軍苻宣為梁州督護,將兵入漢中,秦梁州彆駕呂瑩等起兵應之。刺史王敏攻之,瑩等求援於盛,盛遣軍臨濜口,敏退屯武興。盛複通於晉,晉以盛為都督隴右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盛因以宣行梁州刺史。
魏常山王遵以罪賜死。
殷仲文素有才望,自謂宜當朝政,悒悒不得誌;出為東陽太守,尤不樂。何無忌素慕其名,東陽,無忌所統,仲文許便道修謁,無忌喜,欽遲之。而仲文失誌恍忽,遂不過府;無忌覺得薄己,大怒。會南燕犯境,無忌言於劉裕曰:“桓胤、殷仲文乃腹心之疾,北虜不敷憂也。”閏月,劉裕府將駱冰謀反叛,事覺,裕斬之。因言冰與仲文、桓石鬆、曹靖之、卞承之、劉延祖潛相保持,謀立桓胤為主,皆族誅之。
蒲月,壬戌,燕尚書郎苻進謀反,誅。進,定之子也。
熙退入龍騰苑,尚方兵褚頭逾城從熙,稱營兵同心效順,唯俟軍至。熙聞之,驚走而出,擺佈莫敢迫。熙從溝下潛遁,很久,擺佈怪其不還,相與尋之,唯得衣冠,不知所適。中領軍慕容拔謂中常侍郭仲曰:“大事垂捷,而帝無端自驚,深可怪也。然城內企遲,至必勝利,不成稽留。吾搶先往趣城,卿留待帝,得帝,速來;若帝未還,吾得快意安撫城中,徐迎未晚。”乃分將懦夫二千餘人登北城。將士謂熙至,皆投仗請降。既而熙久不至,拔兵無後繼,眾心疑懼,複下城赴苑,遂皆潰去。拔為城中人所殺。丙寅,熙微服匿於林中,為人所執,送於雲,雲數而殺之,並其諸子。雲複姓高氏。
夏,四月,癸醜,苻氏卒,熙哭之懣絕,久而復甦;喪之如父母,服斬衰,食粥,命百官於宮內設位而哭,令人按檢哭者,無淚則罪之,群臣皆含辛覺得淚。高陽王妃張氏,熙之嫂也,美而有巧思,熙欲覺得殉,乃毀其秞靴中得弊氈,遂賜死。右仆射韋璯等皆恐為殉,沐浴俟命。公卿以下至兵民,戶率營陵,費殫府藏。陵四週數裡,熙謂監作者曰:“善為之,朕將繼往。”
勃勃自謂夏後氏之苗裔,六月,自稱大夏天王、大單於,大赦,改元龍升,置百官。以其兄右地代為丞相,封代公;力俟提為大將軍、封魏公;叱乾阿利為禦史大夫,封梁公;弟阿利羅引為司隸校尉,若門為尚書令,叱以韐為左仆謝,乙鬥為右仆射。
北燕王雲以馮跋為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馮萬泥為尚書令,馮素弗為昌黎尹,馮弘為征東大將軍,孫護為尚書左仆射,張興為輔國大將軍。弘,跋之弟也。
十仲春,以何無忌為都督荊、江、豫三州八郡軍事、江州刺史。
蒙遜打擊西郡太守楊統於日勒,降之。
毛修之與漢嘉太守馮遷合兵擊楊承祖,斬之。修之慾進討譙縱,益州刺史鮑陋不成。修之上表言:“人之以是重生,實故意機可保。臣之情也,生塗已竭,以是借命朝露者,庶憑天威誅夷仇逆。今屢有可乘之機,而陋每違期不赴,臣雖效死寇庭,而救濟理絕,將何故濟!”劉裕乃表襄城太守劉敬宣帥眾五千伐蜀,以劉道規為征蜀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