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00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鮮卑仆渾、羌句豈、輸報、鄧若等師戶二萬降於西秦。

譙縱遣侍中譙良等入見於秦,請兵以伐晉。縱以桓謙為荊州刺史,譙道福為梁州刺史,帥眾二萬寇荊州;秦王興遣前將軍苟林帥馬隊會之。

朝廷聞劉毅敗,情麵恟懼。時北師始還,將士多創病,建康兵士不盈數千。循既克二鎮,兵士十餘萬,舟車百裡不斷,樓船高十二丈,敗還者爭言其強大。孟昶、諸葛長民欲奉乘輿過江,裕不聽。初,何無忌、劉毅之南討也,昶策其必敗,已而公然。至是,又謂裕必不能抗循,眾頗信之。惟龍驤將軍東海虞丘進廷折昶等,覺得不然。中兵參軍王仲德言於裕曰:“明公命世作輔,新建大功,威震六合,妖賊乘虛犯境,既聞凱還,自當奔潰。若先自遁逃,則勢同匹夫,匹夫號令,何故威物!此謀若立,請今後辭。”裕甚悅。昶固請不已,裕曰:“今重鎮外傾,強寇內逼,情麵危駭,莫有固誌;若一旦遷動,便自土崩崩潰,江北亦豈可得至!設令得至,不過延日月耳。今兵士雖少,自足一戰。若其克濟,則臣主同休;苟厄運必至,我當橫屍廟門,遂其由來以身許國之誌,不能竄伏草間苟求存活也。我計決矣,卿勿複言!”昶恚其言不可,且覺得必敗,因請死。裕怒曰:“卿且申一戰,死複何晚!”昶知裕終不消其言,乃抗表自陳曰:“臣裕北討,眾並分歧,唯臣讚裕行計,導致強賊乘間,社稷危逼,臣之罪也。謹引咎以謝天下!”封表畢,服毒而死。

盧循寇掠諸縣無所得,謂徐道覆曰:“師老矣,不如還尋陽,併力取荊州,據天下三分之二,徐更與建康爭衡耳。”秋,七月,庚申,循自蔡洲南還尋陽,留其黨範崇民將五千人據南陵。甲子,裕使輔國將軍王仲德、廣川太守劉鐘、河間內史蘭陵蒯恩、中軍谘議參軍孟懷玉等帥眾追循。

徐道覆帥眾三萬趣江陵,奄至破塚。時魯宗之已還襄陽,追召不及,情麵大震。或傳循已平京邑,遣道覆來為刺史,江、漢士民感劉道規焚書之恩,無複貳誌。道規使劉遵彆為遊軍,自拒道覆豫章口,前驅得勝;遵自外橫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赴水死者殆儘。道覆單舸走還湓口。初,道規使遵為遊軍,眾鹹覺得勁敵在膠,唯患眾少,不該豆割見力,置無用之地。及破道覆,卒得遊軍之力,眾心乃服。

沮渠蒙遜伐西涼,敗西涼世子歆於馬廟,禽其將朱元虎而還。涼公暠以銀二千斤、金二千兩贖元虎;蒙遜歸之,遂與暠締盟而還。

劉毅固求催討盧循,長史王誕密言於劉裕曰:“毅既喪敗,不宜複使建功。”裕從之。冬,十月,裕帥兗州刺史劉藩、寧朔將軍檀韶、冠軍將軍劉敬宣等南擊盧循,以劉毅監太尉留府,後事皆委焉。癸巳,裕發建康。

司馬國璠及弟叔璠、叔道奔秦。秦王興曰:“劉裕方誅桓玄,輔晉室,卿何為來?”對曰:“裕減弱王室,臣宗族有自修立者,裕輒除之。方為國患,甚於桓玄耳。”興以國璠為揚州刺史,叔道為交州刺史。

盧循兵守廣州者不以海道為虞。庚戌,孫處乘海奄至,會大霧,四周攻之,本日拔其城。外撫其舊民,戮循親黨,勒兵謹守,分遣沈田子等擊嶺表諸郡。

乙醜,魏主嗣還平城。

徐道覆請於新亭至白石焚舟而上,數道攻裕。循欲以萬全為計,謂道覆曰:“雄師未至,孟昶便望風自裁;以局勢言之,自當計日潰亂。今決勝負於一朝,乾冇求利,既非必克之道,且殺傷士卒,不如按兵待之。”道覆以循多疑少決,乃歎曰:“我終為盧公所誤,事必無成;使我得為豪傑奔走,天下不敷定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