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41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鄧琬稱呼符瑞,詐稱受路太後璽書,帥將佐上尊於晉安王子勳。乙未,子勳即天子位於尋陽,改元義嘉。以安陸王子綏為司徒、揚州刺史;尋陽王子房、臨海王子頊並加開府儀同三司;以鄧琬為尚書右仆射,張悅為吏部尚書,袁顗加尚書左仆射;自餘將佐及諸州郡,除官進爵號各有差。

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春,正月,己醜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時建安王休仁屯虎檻,遣寧朔將軍江方興、龍驤將軍襄陽劉靈遺各將三千人赴赭圻。攸之覺得孝祖既死,亮等有乘勝之心,明日若不更攻,則示之以弱。方興各位相亞,必不為己下;軍政不壹,致敗之由也。乃帥諸軍主詣方興曰:“今四方並反,國度所保,無複百裡之地。唯有殷孝祖為朝廷所委賴,鋒鏑裁交,輿屍而反,文武沮喪,朝野危心。事之濟否,唯在時旦一戰;戰若不捷,則大事去矣。詰朝之事,諸人或謂吾應統之,自卜懦薄,乾略不如卿。今輒相推為統,但當相與戮力耳。”方興甚悅,承諾。攸之既出,諸軍主並尤之,攸之曰:“吾本以濟國活家,豈計此之起落!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濟艱钜,豈可自措同異也!”孫衝之謂陶亮曰:“孝祖梟將,一戰便死,天下事定矣,不須複戰,便當直取京都。”亮不從。

中書舍人戴明寶啟上,遣軍主竟陵黃回募兵擊斬尋陽所署馬頭太守王廣元。

沈懷明、張永、蕭道成等軍於九裡西,與東軍相持。東軍聞義興敗,皆震恐。上遣積射將軍濟陽江方興、禦史霸道隆至晉陵視東軍情勢。孔凱將孫曇抜、程抜宗等列五城,相互連帶。抜宗城猶未固,霸道隆與諸將謀曰:“抜宗城既未立,能夠藉手,上副聖旨,下成眾氣。”辛酉,道隆帥所領急攻,拔之,斬抜宗首。永等因乘勝進擊曇瓘等,壬戌,曇瓘等兵敗,與袁村俱棄城走,遂克晉陵。

癸巳,征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為撫軍將軍,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建武司馬劉順說豫州刺史殷琰使應尋陽,琰以家在建康,未許。右衛將軍柳光世自省內出走彭城,過壽陽,言建康必不能守。琰信之,且素無部曲,為土豪前右軍參軍杜叔寶等所製,不得已而從之。琰以叔寶為長史,表裡軍事,皆叔寶專之。上謂蔡興宗曰:“諸處未平,殷琰已複同逆;頃日情麵雲何?事當濟不?”興宗曰:“逆之與順,臣無以辨。今商旅斷絕,米甚豐賤,四方雲合,而情麵更安。以此卜之,清蕩可必。但臣之所憂,更在過後,猶羊公言:‘既平以後,方當勞聖慮耳。’”上曰:“誠如卿言。”上知琰附尋陽非本意,乃更厚撫其家以招之。

軍中食少,建安王休仁撫循將士,均其豐儉,吊死問傷,身親隱恤;故十萬之眾,莫有離心。

孔覬遣其孫曇瓘等軍於晉陵九裡,部陳甚盛。沈懷明至奔牛,所令寡弱,乃築壘自固。張永至曲阿,未知懷明安否;百姓驚擾,永退還延陵,就巴陵王休若,諸將帥鹹勸休若退保破岡。其日,大寒,風雪甚猛,塘埭決壞,眾無固心。休若宣令:“敢有言退者斬!”眾小定,乃築壘息甲。尋得懷明書,賊定未進,軍主劉亮又至,兵力轉盛,情麵乃安。亮,懷慎之從孫也。

庾業於長塘湖口夾岸築城,有眾七千人,與延熙遙呼應接。沈懷明、張永與晉陵軍相持,久不決。外監朱幼舉司徒參軍督護任農夫驍果有膽力,上以四百人配之,使助東討。農夫自延陵出長塘,農夫馳往攻之,力戰,大破之,庾業棄城走義興。農夫收其船仗,進向義興,助吳喜。仲春,己未朔,喜渡水攻郡城,分兵擊諸壘,登高指麾,若令四周俱進者。義興人大懼,諸壘皆潰。延熙赴水死,遂克義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