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辛醜,魏大赦。
先是,中書侍郎、舍人皆以名報酬之。太祖始用寒士秋當,世祖猶雜選士庶,巢尚之、戴法興皆用事。及上即位,儘用擺佈細人,遊擊將軍阮佃夫、中書通事舍人霸道隆、員外散騎侍郎楊運長等,並參與政事,權亞人主,巢、戴所不及也。佃夫尤恣橫,人有順迕,禍福立至。大納貨賂,所餉減二百匹絹,則不報書。園宅飲饌,過於諸王;妓樂服飾,宮掖不如也。朝士貴賤,莫不自結。仆隸皆不次除官,捉車人至虎賁中郎部,馬士至員外郎。
廣州刺史羊希使晉康太守沛郡劉思道伐俚。思道違節度,得勝,希遣收之;思道自帥所領攻州,希兵敗而死。龍驤將軍陳伯紹將兵伐俚,還,擊思道,擒斬之。希,玄保之兄子也。
十一月,李長仁遣使請降,自貶行州事;許之。
魏尉元遣使說東徐州刺史張讜,讜以團城降魏。魏以中書侍郎高閭與讜對為東徐州刺史,李璨與畢眾敬對為東兗州刺史。無又說兗州刺史王整、蘭陵太守桓忻,整、忻皆降於魏。魏以元為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徐、南、北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鎮彭城。召薛安都、畢眾敬入朝,至平城,魏以上客待之,群從皆封侯,賜第宅,資給甚厚。
柔然部真可汗侵魏,魏主引郡臣議之。尚書右仆射南平公目辰曰:“若車駕親征,京師危懼,不如慎重恪守。虜懸軍深切,糧運無繼,不久自退;遣將追擊,破之必矣。”給事中張白澤曰:“蠢爾荒愚,輕犯王略,若鑾輿親行,必望麾崩散,豈可坐而縱敵!以萬乘之尊,嬰城自守,非以是威服四夷也。”魏主從之。白澤,袞之孫也。魏主使京兆王子推等督諸軍出西道,任城王雲等督諸軍出東道,汝陰王天賜等督諸軍為前鋒,隴西王源賀等督諸軍為後斷,鎮西將軍呂羅漢等掌留台事。諸將會魏主於女水之濱,與柔然戰,柔然大敗。乘勝逐北,斬首五萬級,降者萬餘人,猶兵馬東西不成勝計。旬有九日,來回六千餘裡。改女水曰武川。司徒東安王劉尼坐昏醉,軍陳不整,免官。壬申,還至平城。
夏,四月,丙申,魏大赦。
上以崔道固兄子僧祐為輔國將軍,將兵數千從海道救曆城,至不其,聞曆城已冇,遂降於魏。
辛卯,分青州置東青州,以文靜為刺史。
臨海賊帥田流自稱東海王,剽掠海鹽,殺鄞令,東土大震。
三月,魏慕容白曜進圍東陽。
冬,十月,癸酉朔,日有食之。發諸州兵北伐。
魏以東郡王陸定國為司空。定國,麗之子也。
六月,癸卯,以江州刺史王景文為尚書左仆射、揚州刺史,以尚書仆射袁粲為右仆射。
魏自天安以來,比歲旱饑,重以青、徐用兵,山東之民疲於賦役。顯祖命因民貧富,為三等輸租之法,等為三品:上三品輸平城,中輸它州,下輸本州。又,魏舊製:常賦以外,有雜調十五;至是悉罷之,由是民稍贍給。
魏沙門統曇曜奏:“平齊戶及諸民有能歲輸穀六十斛入僧曹者,即為僧祇戶,粟為僧祇粟,遇凶歲,賑給饑民。”又請:“民犯重罪及官奴,覺得佛圖戶,以供諸寺掃灑。”魏主並許之。因而僧祇戶、粟及寺戶遍於州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