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59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初,魏主召吐穀渾王伏連籌入朝,伏連籌辭疾不至,輒修洮陽、泥和二城,置戍兵焉。仲春,乙亥,魏枹罕鎮將長孫百年請擊二戍,魏主許之。

冬,十月,魏明堂、太廟成。

乙巳,帝引見群臣,問以“秂祫’,王、鄭之義,是非安在?”尚書遊明根等從鄭,中書監高閭等從王。詔:“圜丘、宗廟皆有秂名,從鄭:秂祫併爲一祭,從王:著之於令。”戊午,又詔:“國度饗祀諸神,凡一千二百餘處;今欲減省群祀,務從繁複。”又詔:“明堂、太廟,配祭、配享,於斯備矣。白登、崞山、雞鳴山廟,唯遣有司行事。馮宣王廟在長安,宜敕雍州以時供祭。”又詔:“先有水火之神四十餘名及城北星神,今圜丘之下既祭風伯、雨師、司中、司命,明堂祭門、戶、井、灶、中靋,四十神悉可罷之。”甲寅,詔曰:“近論朝日、夕月,皆欲以二分之日於東、西郊施禮。然月有餘閏,行無常準。若一依分日,或值月於東而施禮於西,序情即理,不成實施。昔秘書監薛謂等覺得朝日以朔,夕月以杅。卿等意謂朔杅、二分,何者為是?”尚書遊明根等請用朔杅,從之。

丁未,魏濟陰王鬱以貪殘賜死。

乙酉,魏主始迎春於東郊。自是四時迎氣皆親之。

乙亥,魏大定官品。戊戌,考諸牧守。

初,林邑王範陽邁,世相秉承,夷人範當根純攻奪其國,遣使獻金簟等物。詔以當根純為都督緣海諸軍事、林邑王。

魏舊製,群臣季冬朝賀,服裦褶行事,謂之小歲;丙戌,詔罷之。

魏自正月不雨,至於癸酉,有司請祈百神,帝曰:“成湯遭旱,乃至誠致雨,固不在曲禱山川。今普天喪恃,幽顯同哀,何宜四氣未周,遽行祀事!唯當責躬以待天遣。”

己卯,魏主詔曰:“烈祖有創業之功。世祖有開辟之德,宜為祖宗,百世不遷。平文之功少於昭成,而廟號太祖,道武之功高於平文,而廟號烈祖,於義未允。朕今奉尊烈祖為太祖,以世祖、顯祖為二祧,餘皆以次而遷。”八月,壬辰,又詔議養老及禋於六宗之禮。先是,魏常以正月穀旦於朝廷設幕,中置鬆柏樹,設五帝座而祠之。又有探策之祭。帝皆覺得非禮,罷之。戊戌,移道壇於桑乾之陰,改曰崇虛寺。

魏假通直散騎常侍李彪等來聘。

十仲春,壬辰,魏遷社於內城之西。魏以安寧王休為太傅,劉郡王簡為太保。

乙卯,魏長孫百年攻洮陽、泥和二戍,克之,俘三千餘人。

蒲月,己亥,魏主更定律令於東明觀,親決疑獄;命李衝議定輕重,潤色辭旨,帝執筆書之。李衝忠勤明斷,加以緊密,為帝所委,交誼無間;舊臣貴戚,莫不心折,中外推之。

己卯,魏作明堂,改營太廟。

始興簡王鑒卒。

散騎常侍裴昭明、散騎侍郎謝竣如魏吊,欲以朝服行事。魏主客曰:“吊有常禮,何得以朱衣入凶庭!”昭明等曰:“受命本朝,不敢輒易。”來回數四,昭明等剛強不成。魏主命尚書李衝選學問之士與之言,衝奏遣著作郎上穀成淹。昭明等曰:“魏朝不聽使者朝服,出何典禮?”淹曰:“休咎不相厭。羔裘玄冠不以吊,此老練所知也。昔季孫如晉,求遭喪之禮以行。今卿自江南遠來吊魏,方問出何典禮;行人得失,何其遠哉!”昭明曰:“二國之禮,應相準望。齊高天子之喪,魏遣李彪來吊,初不素服,齊朝亦不覺得疑,何至本日獨見要逼!”淹曰:“齊不能行亮陰之禮,逾月即吉。彪奉使之日,齊之君臣,鳴玉盈庭,貂璫曜目。彪不得仆人之命,敢獨以素服廁其間乎?天子仁孝,侔於有虞,執親之喪,居廬食粥,豈得以此方彼乎?”昭明曰:“三王分歧禮,孰能知其得失!”淹曰:“但是虞舜、高宗皆非邪?”昭明、竣相顧而笑曰:“非孝者無親,何可當也!”乃曰:“令人之來,唯齎裦褶,此既戌服,不成以吊,唯仆人裁其吊服!然違本朝之命,返必開罪。”淹曰:“使彼有君子,卿將命得宜,且有厚賞。若無君子,卿出而光國,獲咎何妨!自當有良史乘之。”乃以衣、給昭明等,使服乃至命。己醜,引昭明等入見,文武皆哭儘哀。魏主嘉淹之敏,遷侍郎,賜絹百匹。昭明,髎之子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