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78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戊戌,迎宣德太後入宮,臨朝稱製,衍解承製。

魏揚州小峴戍主黨法宗襲大峴戍,破之,虜龍驤將軍邾菩薩。

緭說伯之曰:“今舉大事,宜引眾望。長史程元衝,不與人同心;臨川內史王觀,僧虔之孫,人身不惡,可召為長史以代元衝。”伯之從之,仍以緭為尋陽太守,永忠為輔義將軍,龍符為豫州刺史。觀不該命。豫章太守鄭伯倫起郡兵把守。程元衝既瀆職,於家合帥數百人,乘伯之無備,突入至聽事前;伯之自出搏鬥,元衝不堪,逃入廬山。伯之密遣信報虎牙兄弟,皆逃奔盱眙。

天監元年壬午,公元五零二年春,正月,齊和帝遣兼侍中席闡文等慰勞建康。

癸酉,詔:“公車府謗木、肺石傍各置一函,若肉食莫言,欲有橫議,投謗木函;如有功績才器冤沉莫達,投肺石函。”

戊子,詔以領軍將軍王茂為征南將軍、江州刺史,帥眾討之。

梁王將殺齊諸王,戍守猶未急。鄱陽王寶寅家宦官顏文智與擺佈麻拱等暗害,穿牆夜出寶寅。具劃子於江岸,著烏布襦,腰繫千餘錢,潛赴江側。躡屩徒步,足無完膚。戍守者至明追之,寶寅詐為釣者,隨流高低十餘裡,追者不疑。待散,乃渡西岸投民漢文榮家,文榮與其族人天龍、惠連棄家將寶寅遁匿山澗,賃驢乘之,晝伏宵行,抵壽陽之東城。魏戍主杜元倫馳告揚州刺史任城王澄,以車馬侍衛迎之。寶寅時年十六,徒步蕉萃,見者覺得掠賣生口。澄待以客禮,寶寅請喪君斬衰之服,澄遣人曉示情禮,以喪兄劉衰之服給之。澄帥官僚赴吊,寶寅居處有禮,一同極哀之節。壽陽多其義故,皆受慰喭;唯不見夏侯一族,以夏侯詳從梁王故也。澄深正視之。

齊東昏侯嬖臣孫文明等,雖經赦令,猶不自安。蒲月,乙亥夜,帥其徒數百人,因運荻炬,束仗入南、北掖門反叛。燒神虎門、總章觀,入衛尉府,殺衛尉洮陽湣侯張弘策。前軍司馬呂僧珍直殿內,以宿衛兵拒之,不能卻。上戎服禦前殿,曰:“賊夜來,是其眾少,曉則走矣。”命擊五鼓。領軍將軍王茂、驍騎將軍張惠紹聞難,引兵赴救,盜乃散走;討捕,悉誅之。

丙戌,詔梁公增封十郡,進爵為王。癸巳,受命,赦海內及府州所統決死以下。

甲寅,詔進大司馬位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梁公,備九錫之禮,置梁百司,去錄尚書之號,驃騎大將軍仍舊。仲春,辛酉,梁公始受命。

魯陽蠻魯北燕等起兵攻魏潁州。

己酉,以大司馬長史王亮為中書監,兼尚書令。

王之鎮荊州也,琅邪顏見遠為錄事參軍。及即帝位,為治書侍禦史兼中丞。既禪位,見遠不食數日而卒。上聞之,曰:“我自應天從人,何預天下士醫肇事,而顏見遠乃至於此!”

高祖武天子一

大司馬衍命令:“凡東昏時浮費,自非能夠習禮樂之容、繕甲兵之務者,餘皆不準。”

梁紀一(起玄黓敦牂,儘閼逢涒灘,凡三年)

上素善鐘律,欲厘正雅樂,乃便宜四器,名之為“通”。每通施三絃,黃鐘弦用二百七十絲,長九尺,應鐘弦用一百四十二絲,長四尺七寸四分差強,中間十律,所覺得差。因以通聲轉推月氣,悉無差違,而還得相中。又製十二笛,黃鐘笛長三尺八寸,應鐘笛長二尺三寸,中間十律所覺得差,以寫通聲,飲古鐘玉律,並皆不差。因而被以八音,施以七聲,莫反麵韻。先是,宮懸止有四閐鐘,雜以編鐘、編磬、衡鐘凡十六虡。上始命設十二轤鐘,各有編種、編磬,凡三十六虡,而去衡鐘,四隅植建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