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兆既至秀容,分守險隘,出入寇抄。魏丞相歡揚聲討之,師出複止者數四,兆意怠。歡揣其歲首當宴會,遣都督竇泰以精騎馳之,一日一夜行三百裡,歡以雄師繼之。
戊子,孝武帝即位於東郭以外,用代都舊製,以黑氈蒙七人,歡居其一,帝於氈上西向拜天畢,入禦太極殿,群臣朝賀,升閶闔門大赦,改元太昌。以高歡為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太師,世襲定州刺史。庚寅,加高澄侍中、開府儀同三司。
蒲月,丙申,魏主鴆節閔帝於門下外省,詔百司會喪,葬用殊禮。
魏主避廣平武穆王之諱,改諡武懷天子曰孝莊天子,廟號敬宗。
冬,十一月,丁酉,日南至,魏主祀圜丘。
魏夏州遷民郭遷據青州反,刺史元嶷棄城走。詔行台侯景等討之,拔其城,遷來奔。魏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圍元樹於譙城,分兵攻取蒙縣等五城,以絕援兵之路。樹請帥眾南歸,以地還魏,子鵠等許之,與之誓約。樹眾半出,子鵠擊之,擒樹及譙州刺史白文開以歸。羊侃行至官竹,聞樹敗而還。玄月,樹至洛陽,久之,複欲南奔,魏人殺之。
乙巳,以司空袁昂領尚書令。
之前禦史中尉樊子鵠兼尚書左仆射,為東南道大行台,與徐州刺史杜德追爾朱仲遠,仲遠已出境,遂攻元樹於譙。
初,歡起兵信都,爾朱世隆知司馬子如與歡有舊,自侍中、驃騎大將軍出為南岐州刺史。歡入洛,召子如為大行台尚書,朝夕擺佈,參知軍國。廣州刺史廣寧韓賢,素為歡所善,歡入洛,凡爾朱氏所除官爵例皆削奪,唯賢仍舊。
甲辰,魏殺安寧王朗、東海王曄。己酉,以汝南王悅為侍中、大司馬。
爾朱仲遠來奔。仲遠帳下都督喬寧、張子期自滑台詣歡降。歡責之曰:“汝事仲遠,擅其榮利,盟契百重,許同存亡。前仲遠自徐州為逆,妝為戎首;今仲遠南走,汝複叛之。事天子則不忠,事仲遠則無信,犬馬尚識飼之者,汝曾犬馬之不如!”遂斬之。
歡以汝南王悅,高祖之子,召欲立之,聞其狂暴無常,乃止。
魏主納丞相歡女為後,命太常卿李元忠納幣於晉陽。歡與之宴,論及舊事,元忠曰:“昔日建義,轟轟大樂,比來寂寂無人問。”歡撫掌笑曰:“此人逼我起兵。”元忠戲曰:“若不與侍中,當更求建義處。”歡曰:“建義不慮無,止畏如此老翁不成遇耳。”元忠曰:“止為此翁難遇,以是不去。”因捋歡須大笑。歡悉其雅意,深重之。
庚申,爾朱兆帥輕騎三千夜襲鄴城,叩西門,不克而退。壬戌,歡將戰馬不滿二千,步兵不滿三萬,眾寡不敵,乃於韓陵為圓陣,連絡牛驢以塞歸道,因而將士皆有死誌。兆瞥見歡,遙責歡以叛己,歡曰:“本以是戮力者,共輔帝室。明天子安在?”兆曰:“永安枉害天柱,我報仇耳。”歡曰:“我昔親聞天柱計,汝在戶前立,豈得言不反邪!且以君殺臣,何報之有!本日義絕矣!”遂戰。歡將中軍,高敖曹將左軍,歡從父弟嶽將右軍。歡戰倒黴,兆等乘之,嶽以五百騎衝其前,彆將斛律敦收散卒躡厥後,敖曹以千騎自栗園出橫擊之,兆等大敗,賀拔勝與徐州刺史杜德於陣降歡。兆對慕容紹宗撫膺曰:“不消公言,乃至於此!”欲輕騎西走,紹宗反旗鳴角,收散卒成軍而去。兆還晉陽,仲遠奔東郡。爾朱彥伯聞度律等敗,欲自將兵守河橋,世隆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