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作角抵戲、魚龍曼延之屬。
關東蝗大起,飛西至敦煌。
初,全燕之世,嘗略屬直番、朝鮮,為置吏,築障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複修遼東故塞,至湨水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燕人衛滿逃亡,聚黨千餘人,椎髻、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湨水,居秦故空位高低障,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燕逃亡者王之,都王險。會孝惠、高後時,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保塞外蠻夷,無使盜邊;諸蠻夷君欲入見天子,勿得製止。以故滿得以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臨屯皆來服屬,方數千裡。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何嘗入見,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閼不通。是歲,漢使涉何誘諭,右渠終不肯奉詔。何去至界上,臨湨水,使禦刺殺送何者朝鮮裨王長,即渡,馳入塞,遂歸報天子曰:“殺朝鮮將。”上為其名美,即不詰,拜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何,出兵襲攻殺何。
元封六年丙子,公元前一零五年冬,上行幸回中。
是歲,匈奴烏維單於死,子烏師廬立,幼年,號“兒單於”。自此以後,單於益西北徙,左方兵直雲中,右方直酒泉、敦煌郡。
左將軍已並兩軍,即急擊朝鮮。朝鮮相路人、相韓陰、尼豨相參、將軍王唊相與謀曰:“始欲降樓船,樓船今執,獨左將軍並將,戰益急,恐不能與戰;王又不肯降。”陰、唊、路人皆亡降漢,路人道死。夏,尼豨參令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王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己又反,複攻吏。左將軍使右渠子長、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諭其民。誅成己。以故遂定朝鮮,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封參為澅清侯,陰為萩苴侯,唊為平州侯,長為幾侯,最以父死很有功,為□陽侯。左將軍征至,坐爭功相嫉乖計,棄市。樓船將軍亦坐兵至列口,當待左將軍,擅先縱,失亡多,當誅,贖為庶人。
上既攘卻胡、越,開地斥境,乃置交趾、朔方之州,及冀、幽、並、兗、徐、青、揚、荊、豫、益、涼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焉。
三月,行幸河東,祠後土,赦汾陰決死以下。
烏孫使者見漢泛博,歸報其國,其國乃益重漢。匈奴聞烏孫與漢通,怒,欲擊之。又其旁大宛、月氏之屬皆事漢,烏孫因而恐,使使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天子與群臣議,許之。烏孫以千匹馬往聘漢女。漢以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往妻烏孫,贈送甚盛;烏孫王昆莫覺得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覺得左夫人。公主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昆莫大哥,言語不通,公主悲愁思歸,天子而憐之,間歲遣使者以帷帳斑斕給遺焉。昆莫曰:“我老,”欲使其孫岑娶尚公主。公主不聽,上書言狀。天子報曰:“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岑娶遂妻公主。昆莫死,岑娶代立,為昆彌。
因而天子大怒。諸嘗使宛姚定漢等言:“宛兵弱,誠以漢兵不過三千人,強弩射之,可儘虜矣。”天子嘗使浞野侯以七百騎虜樓蘭王,以定漢等言為然;而欲侯愛妾李氏,乃拜李夫人兄廣利為貳師將軍,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紀萬人,以往伐宛。期至貳師城取善馬,故號貳師將軍。趙始成為軍正,故浩侯王恢使導軍,而李哆為校尉,製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