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796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顯德四年丁巳,公元九五七年春,正月,己醜朔,北漢大赦,改元天會。以翰林學士衛融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內客省使段恒為樞密使。

唐齊王景達及陳覺皆自濠州奔歸金陵,惟靜江批示使陳德誠全軍而還。

戊戌,以淮南節度使向訓為武寧節度使、淮南道行營都監,將兵戍鎮淮軍。

庚午,詔有司更造祭器、祭玉等,命國子博士聶崇義會商軌製,為之圖。

唐朱元恃功,頗違元帥節度;陳覺與元有隙,屢表元反覆,不成將兵,唐主以武昌節度使楊守忠代之。守忠至濠州,覺以齊王景達之命,召元至濠州計事,將奪其兵。元聞之,氣憤,欲他殺,門下客宋垍說元曰:“大丈夫何往不繁華,何必為老婆死乎!”辛卯夜,元與前鋒壕寨使朱仁裕等舉寨萬餘人降,裨將時厚卿不從,元殺之。

帝召華山隱士真源陳摶,問以飛昇、黃白之術。對曰:“陛下為天子,當以治天下為務,安用此為!”戊申,遣還山,詔州縣長吏常存問之。

吳越王弘俶括境內民捕,勞擾頗多,判明州錢弘億手疏切諫,罷之。

周兵圍壽春,比年未下,城中食儘。齊王景達自濠州遣應援使、永安節度使許文稹、都軍使邊鎬、北麵招討使朱元將兵數萬,溯淮救之,軍於紫金山,列十餘寨如連珠,與城中烽火晨夕呼應,又築甬道抵壽春,欲運糧以饋之,橫亙數十裡。將及壽春,李重進邀擊,大破之,死者五千人,奪其二寨。丁未,重進以聞。戊申,詔以來月幸淮上。劉仁贍請以邊鎬守城,自帥眾決鬥,齊王景達不準,仁贍憤邑成疾。其季子崇諫夜泛舟渡淮北,為小校所執,仁贍命腰斬之,擺佈莫敢救,監軍使周廷構哭於中門以救之,仁贍不準。廷構複使求救於夫人,夫人曰:“妾於崇諫非不愛也,然軍法不成私,名節不成虧,若貸之,則劉氏為不忠之門,妾與公何臉孔見將士乎!”趣命斬之,然後成喪。將士皆感泣。

蜀陵、榮州獠叛,弓箭庫使趙季文討平之。

甲戌,以王樸權東京留守兼判開封府事,以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巡檢,以侍衛都虞候韓通為都城表裡都巡檢。乙亥,帝發大梁。先是周與唐戰,唐水軍靈敏,周人無以敵之,帝每覺得恨。返自壽春,於大梁城西汴水側造戰艦數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戰,數月以後,縱橫出冇,殆勝唐兵。至是命右驍衛大將軍王環將水軍數千自閔河沿潁入淮,唐人見之大驚。

議者以唐援兵尚強,多請罷兵,帝疑之。李穀寢疾在第。仲春,丙寅,帝使範質、王溥就與之謀,穀上疏,覺得:“壽春危困,破在朝夕,若鑾駕親征,則將士爭奮,援兵震恐,城中知亡,必可下矣!”上悅。

丙子,上謂侍臣:“近朝征斂穀帛,多不俟收成、紡績之畢。”乃詔三司,自今夏稅以六月,秋稅以十月起征,官方便之。

帝慮其餘眾沿流東潰,遽命虎捷左廂都批示使趙晁將水軍數千沿淮而下。壬辰旦,帝軍於趙步,諸將擊唐紫金盜窟,大破之,殺獲萬餘人,擒許文稹、邊鎬、楊守忠。餘眾果沿淮東走,帝自趙步將騎數百循北岸追之,諸將以步騎循南岸追之,水軍自中流而下,唐兵戰滅頂及降者殆四萬人,獲船艦糧仗以十萬數。晡時,帝馳至荊山洪,距趙步二百餘裡。是夜,宿鎮淮軍,癸酉,從官始至。劉仁贍聞援兵敗,扼吭感喟。甲午,發近縣丁夫數千城鎮淮軍,為二城,夾淮水,徙下蔡浮梁於其間,扼濠、壽應援之路。會淮水漲,唐濠州都監彭城郭廷謂以水軍溯淮,欲掩不備,焚浮梁。右龍武統軍趙匡讚覘知之,伏兵邀擊,破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