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兵奪鼎_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陛下,其獨攬大權,雖現在未露僭越之象,可遲早也會如董卓普通。”種輯虛著眼,目露厲色問道:“他有何德何能,任大司馬?”

黑山軍又算甚麼?也不過是曾經的黃巾餘黨,固然號為百萬,卻也不見得有多麼短長。提及來燕北最短長的仇敵約莫是袁紹,疇昔的討董諸侯聯軍盟主,可也冇死在燕北手上,現在反倒在青州、徐州擊敗袁術軍後陣容滔天繼而向揚州推動。

燕北不在朝堂,目下留於宮中之人儘為天子親信。現在鄴都的朝中重臣約莫儘數為護送天子東歸的一乾人等,諸如侍中劉艾、光祿勳鐘繇、輔國將軍伏完、越騎校尉種輯另有左賢王劉豹、右賢王去卑等。

可朝中老是存在有識之士的。

在烏桓代單於蹋頓分開鄴都後,天子調集合朝的一些重臣在宮頂用晚食。快到年關,不管天子還是公卿心中都有些高興,不過如許的場合燕北卻冇有在場,在宮中他獲得來自北方的密報,便向天子請辭返回大司馬府。

輔國將軍伏完拱手道:“兗州牧曹操也領兵南下,討伐豫州郭貢,目下亦獲得二州。”

燕北是不會使太多計略的,但他一向都曉得將來的竄改,因為他風俗於做一件件在當時看不出有任何用處的小事,再去推波助瀾。就像當年,烏桓國與燕氏的乾係本就已經密切無間,卻剛強地留下樓班在遼東書院。這件事在當時並不會讓人感覺有甚麼乾係,隻讓幽州人感覺燕北謹慎謹慎地過分。

種輯聽到劉協誇耀燕北的功勞,心中更是不快,他看不慣燕北到處權勢滔天的模樣。而種輯是個甚麼人呢?疇昔董卓在長安時,他便與荀攸、鄭泰等人暗害刺董,事泄被抓,正逢王允與呂布刺死董卓,這才做了長水校尉。東遷時連長水胡都冇了,便任了越騎校尉。按理說冇有功績也有苦勞,可惜橫空出世的燕北切瓜砍菜般將眾涼州將領殺個潔淨,又逼走董承,他的功勞都彷彿被人忘記。

席間,天子憂愁天下,問道:“諸君可知河南局勢?朕傳聞徐州牧劉玄德西奔荊州,袁公路身後徐州儘屬袁氏?”

在他看來,統統執掌朝堂的人都一樣,手握大權,說是奸臣便是奸臣……這莫非不恰是晉身之資嗎?

但是在現在,當蹋頓在朝堂上提起當年燕北留下樓班時,人們才發覺燕北的深謀遠慮。

人們支出了,卻得不到回報,這不是燕北喜好看到的事情。蹋頓完整能夠兼併著單於位不放,而他現在呈現在鄴都,奉告漢朝天子不但要退位還但願能授予新單於朝廷金印,燕北不能讓他就如許光溜溜歸去做他的部落大人。

越騎校尉種輯撇嘴,冇有說話。

劉協聽了鐘繇的話苦笑道:“朕何嘗不知大司馬曉得,可這些事朕固然獵奇,卻起不到任何感化,何必去遲誤大司馬的事情呢?”

現在的朝廷就誠可謂缺胳膊短腿,三公僅剩楊彪一人、九卿亦有所貧乏,至於朝中官吏林林總總,仍舊冇能補齊。天子所能用的也隻要這些人。

這些年裡他已經與烏桓國斷了聯絡,當他歸去繼位,所能夠依托的便隻要燕北安排給他的那些漢人。而烏桓國,也將在有史以來最像漢人的單於統治下進一步完成漢化。

實際上這是燕北的一貫做法,一開端,僅僅具有遼東一隅之地時,在冇有人以為帝國北方的馬匪能夠在天下獲得甚麼成績時,燕北的戰役便已經打響。作為一個漢人,便已經向統統東夷宣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