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兵奪鼎_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隻是這些能夠影響天下局勢的事情,攻占紇升骨城的度遼將軍並不曉得,隻是心中模糊有些猜想。但燕北是顧不上那些事情了,就在紇升骨城以東乘船而來連渡沸水的高句麗兵,充足他為此感到憂愁。

“將軍何不將太史校尉召回,以弓騎襲擾他們的營寨?”

該死的伊尹漠!

這擱置數年的爭雄,恐怕真的要看老天更垂憐誰了。

二人疇前便皆在伯仲之間,現在兵力陣容又都大抵相仿,還都被捲入彆的一場戰役中。

燕北在內心謾罵著,如果不是伊尹漠入侵遼東,燕北便有充足的時候籌辦,數年前他便不怕當時的公孫瓚,時過境遷以後他更不擔憂蒙受多方掣肘的公孫瓚。隻是現在看來,他彷彿也被掣肘。

這類時候若召回太史慈,那他們便隻能丟下紇升骨城撤回遼東郡了。

“不當,不能召回太史校尉!”潘棱的話剛說完,郭嘉便拱手說道:“將軍,現在高句麗都城發來救兵已被擊退,卻不傷底子。有太史校尉管束,他們不知東麵救兵乃至,尚能遲延一段,若太史校尉撤回,敵軍必會曉得城外救兵乃至……黎陽營擋不住北麵敵軍太久,此時將軍以兵馬擊潰東麵仇敵,我等尚能一戰,若召回太史校尉。”

公孫瓚在南麵與河內的王匡與兗州曹操交兵與白馬,東麵與袁紹會戰於安平終水,兩麵皆節節敗退,終究究大陸澤兩麵合兵,將公孫瓚自魏郡的兵力擯除出去。

麹義咧著嘴抱拳,笑道:“將軍不必多慮,戔戔數千之眾麴某還未放在眼裡,隻要他們敢出營寨,麴某便叫他們有來無回。擊破了這支軍隊,北上掃了自邊疆撤回的高句麗勁卒,南麵那支救兵天然不攻自破!”

而現在,高句麗三部救兵雖眾,但獨一的忽略便是現在三部冇法合兵,各自為戰之下反倒三部哪一部都比不上他們的兵馬更多。至於在戰陣之上,高句美人的批示在麹義看來更像個笑話。

“天下需求聰明人,但衛國效死的勇者,更不能少。”燕北指著城頭那些勞作的高句美人,沉沉說道:“以是就要打,打到高句麗王是燕某立下的為止,燕某向來不想做豪傑,但冇有豪傑的族人,是要給彆人做仆從的。現在的漢人不能做,今後的漢人,更不做,這片地盤一向是我漢人的,祖宗的血,不能白流!”

冇錯,燕北擔憂的是公孫瓚。高句麗的戰局並不如燕北設想中那麼順利,固然屠冇紇升骨城,但高句麗軍的抵擋仍舊強勢,三路兵馬超越他統統兵力一半還多……這場仗要比燕北設想中更晚才氣結束。

要不是他屁股中箭,現在就向燕北請命領兵會會阿誰高句麗大加。

再冇有誰比麹義對戰局的環境更加悲觀了,麹義一向是目光非常精準的人,長於掌控戰局中稍縱即逝的機遇。哪怕隻要一絲一毫,麹義便要拚上一拚。

郭嘉看著燕北,不曉得他究竟想說些甚麼。出征之前要震懾高句麗,現在震懾了,獲得很多財帛與仆從,三五年內高句麗也不敢與遼東郡交兵。統統目標都達到了,莫非還非要在這片地盤上輔立拔奇為王方能罷休嗎?

“奉孝感覺燕某此舉不智?”燕北嘴角帶著輕笑,走出室外幾步昂首望著陰沉的天空,緩緩點頭道:“我又何嘗不知此時最好的機遇應是撤回遼東,率軍西進薊縣呢,隻是紇升骨城之戰,令燕某感到很多,不寒而栗。我漢為大國,句麗小國,然數百年來自小邦現在已有近十萬兵馬,天下諸侯紛爭相互排擠,國力弱微已成必定。燕某大可像是聰明人,乃至捨棄遼東都冇有乾係,帶領兵馬去薊縣,安定公孫瓚後便能掌控大半個幽州與冀州,威加海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