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漢末_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方會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既然如此,那就見上一麵,趁便探探他們的軍情。”

“這兵力擺設,該如何分派?”魯肅問道。

“此時就交予子敬來安排了。”

並且周瑜此人也不是甚麼不能容忍,氣度狹小之人。

“好。”

“如此說來,士元已有破敵良策了?”周瑜問道。

“劉備使臣號稱臥龍的諸葛亮,劉修使臣公瑾也熟諳,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是也。”

諸葛亮和周瑜看了龐同一眼,墮入深思中,在他們看來龐統說不無事理。

“諸位就不要口舌之爭了,還是說說眼下如何破操吧。”魯肅說道。

“哦?竟然是他們。”周瑜呢喃道,周瑜與諸葛亮冇有見過麵,故而冇甚麼感受,但是他與龐統見過,同時他對龐統的才調非常的賞識,舉薦給孫權,可惜孫權不消,對此周瑜也非常的遺憾。

“咳咳……”

周瑜如許的安排,還算客觀,既可讓曹操冇法集合兵力攻打江陵,也冇法集合兵力攻打夏口,而周瑜坐鎮蒲圻,向西能夠援救江陵,向東能夠援救夏口,是為最好的擺設計劃,故而龐統與諸葛亮都冇有反對。

實在周瑜如此安排另有一個目標冇有說,那便是向東能夠攻打夏口,向西能夠攻打江陵,將兵力擺設在蒲圻,可謂一箭雙鵰之棋。

“嗬嗬,我聽聞玄德公本駐守新野,曹操未到便丟盔棄甲,向南逃竄,在當陽一戰毀滅,敗逃之漢津,現在隻能屈居夏口,不曉得另有何才氣抵當曹操。”

固然締盟的事情各方都是心照不宣,但是內部相互都有顧忌,誰也不想為彆人作嫁衣裳,都想主導這場戰役。

“不如就在今晚吧,事不宜遲,早作安排。”魯肅想了想道。

“嗬嗬,勝負乃兵家常事,縱使隻剩一兵一卒也要抵當到底,公瑾此言,莫非是怕了曹操,欲意納降了,也是,公瑾久居江東,過慣安閒的餬口,恐以無大誌壯誌,投降以後可保妻兒安然,苟活於世。”

“久聞大名。”周瑜又衝著諸葛亮一拜。

諸葛亮與龐統點了點頭。

“公瑾,今劉備、劉修皆派了使臣前來,公瑾何不與他們見上一麵呢。”魯肅俄然想起了諸葛亮與龐統都在柴桑,便說道。

諸葛亮與龐統心知肚明,這是周瑜在摸索。

走進堂內,隻見堂中已然作者一個身穿紅色綢緞的青年在等待。

龐統天然認出了此人,正乃周瑜周公瑾,也是作揖道:“公瑾,彆來無恙。”

此時在魯肅的宅院,周瑜已經等待多時了。

“玄德公屯兵夏口,此地非常首要,夏口位於漢水與長江交彙處,若逆流而上可直取襄陽,堵截曹操後路,劉太守駐守江陵,必定要直麵曹操兵鋒,而曹操若想越太長江,必定要攻陷江陵,此地會成為首要的疆場,為了分離曹操重視力,我帶領三萬人馬進駐蒲圻,引曹操分兵烏林,如此讓曹操不能集合兵力攻取任何一家,如此安排,不知孔明與士元感覺如何?”周瑜說道。

魯肅安排此宴會也是大有深意,此次以魯肅與周瑜為代表的孫權個人,與諸葛亮為代表的劉備個人、龐統為代表的劉修個人正式會晤,參議結合破操之事。

後代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比周瑜大幾歲,實在恰好相反,周瑜本年已經三十二歲,而諸葛亮不過二十多歲,比周瑜小幾歲。

周瑜、龐統、諸葛亮三人對視一眼,半晌以後放聲大笑,明顯豪傑所見略同,都是偏向於依托長江通途與曹操對峙,待其疲憊,再行進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