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181章 爭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留平性子最直,粗聲道:“他蜀國亡不亡,關我們甚麼事,憑甚麼要讓江東後輩們去流血,就算救蜀國下來,我們大吳又有甚麼好處,莫非蜀國肯割讓幾座城池出來?依某之見,一個字,不救!”

孫休也笑了笑,如許的親和力明顯能夠拉近與大臣們的乾係,他道:“正如諸卿猜想的一樣,蜀主劉禪派使臣來是向江東搬救兵的,諸位愛卿如何看?”

厥後的事,就不消多說了,丟了荊州氣得劉備暴跳如雷,禦駕親征要來討個公道,但卻被陸遜打了個落花流水,成果證明劉備他是自討苦吃,咱江東毫不是軟柿子任由他揉捏,天義公理還是站在咱這一邊的,要不當年諸葛亮還不是上杆子想和跟江東和好。

建寧太守盛曼道:“張大人所言極是,蜀國例來惡棍至極,言而無信,此番要求吳國出兵,捨不得拿出一點本色性的東西,毫無誠意可言。依臣之見,不如暫緩出兵,比及蜀國真的抗不住之時,我們便可向其提出前提,就算拿不到江州三郡,起碼也得拿下巴東郡才行。不過蜀國逼到無退路的境地,他們是不肯割捨任何國土的。”

眾臣群情紛繁,但孫休一向危襟正坐,臉上掛著不置可否的笑容,始終冇有表態,等世人都說完了,孫權才把目光投向了一向冇有開口的陸抗身上,微微一笑道:“不知陸卿有何高見?”

陸抗也一向是默不出聲,聽得孫休問他,這才拱手道:“陛下,臣覺得此時出兵是最好機遇,應當立即出兵,不容擔擱!”(未完待續。)

天下人都在罵孫權背信棄義不守品德,我們江東冤呐,真的是冤死了,拿回屬於我們本身的東西,如何就成為了背信棄義,如果說有人背信棄義的話,那也隻是借荊州不還的劉備,如何成果倒是眾口一辭地怒斥江東,冇有人去罵劉備這個無恥小人。

朝堂上的幾位文武大臣都麵暴露會心的淺笑,吳蜀固然是聯盟,但相互之間卻一定待見,正如蜀人看不起吳人,吳人也從未正眼打瞧過蜀人,當然這個也僅限於私底下,背後的相互諷刺明顯早已是一種常例,當著蜀國的使臣的麵,倒也冇人乾出失禮的事。

留平臉一紅,不過他仍然粗聲粗氣隧道:“某就一個大老粗,鬥大的字識不得幾筐,不過某就認個死理,冇好處的事,不乾!讓江東後輩流血流汗,那些誇誇其談的傢夥卻坐享其成,門都冇有!”

留平、步協也表示吳國能夠出兵救濟,但不能是無前提的,蜀國承諾割地之前,吳國事果斷不能出兵的。

孫休冇有點頭。也冇有點頭,而是將目光投下了其他幾人,道:“諸卿可有其他定見?”

世人皆覺得然,幾次點頭。這劉備借荊州的典故,在江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三歲的孩童都耳熟能詳,這與東吳決計的鼓吹不無乾係。在江東版的光複荊州故事中。東吳是處於弱勢的一方,荊州一地,被劉備巧取豪奪了,這個老賴。說好明天還明天還,就是始終不還,開端的時候承諾著打下益州就還,可真得打下益州了,一樣耍惡棍。孫權做為借主,為了討還荊州。求爺爺告奶奶,甚麼招數都使儘了,就是拿這個地痞惡棍冇有體例,最後被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不是,乘著關羽北攻樊城荊州空虛的機遇,一舉奪回了荊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