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195章 無名之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許儀本來就是一粗人,比起儒雅溫敦的鎮西將軍鐘會來,那但是差了十萬八千裡,鐘會在圍攻漢城之時,就曾先禮後兵,給守將蔣斌遞上手劄一封,粗心是:“巴蜀賢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諸葛思遠,譬諸草木,吾氣類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西到,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當灑掃墳塋,奉祠致敬。願告其地點!”

也怪不得他們鹵莽,雞犬不留但是許儀的原話。

實在來犯陽安關的並不是鐘會所率的魏軍主力。而是前鋒許儀所率領的三萬人馬,許儀乃虎癡許褚之子,膀大腰圓,勇力過人,很有乃父之風,先前為牙門將軍。在鎮西將軍帳下候命,此次伐蜀,主動請纓為前鋒,率兵三萬,直取陽安關來。

許儀騎了一匹高頭大馬,本來他的身材就已經非常魁偉,騎在馬背上,較著地比四周攻的保護高出了一截,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受。

看到這一幕的守軍不由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氣,好大的威勢,氣吞如虎啊!

一時之間,城下如蟻而至,密密麻麻,橫鋪於野。。。。。(未完待續。)

陽安關的城頭上起了一陣騷動,有的人簌簌顫栗,有的人竊保私語,固然保衛陽安關的兵士大多也是久戰善戰之士,但多次北伐,蜀軍傷亡一向很大,彌補新兵必不成免。很多新兵冇有經曆過戰陣,如此大的步地天然會有些驚駭,比擬之下,老兵就沉穩地多。

許儀但是在鐘會帳前立了軍令狀的,三日以內拿不下陽安關,軍法處置。眾將都為許儀捏了一把汗,唯獨許儀滿不在乎,揚言道:“我雄師所至,蜀軍望風披靡,戔戔一座陽安關,不過是彈指間便可破之。”

“向城上喊話,要他們立即開城投降,不然雞犬不留!”許儀已經看到了陽安關矗立的城樓,立即叮嚀中軍派人到城下喊話,這叫先禮後兵。

守城的蜀軍立即行動起來,弓弩手嚴峻地籌辦著弓弩箭簇,滾木擂石也被推到了城牆的邊沿上,弩車的絞繩收回吱吱呀呀的聲音,嚴峻和繁忙能夠減緩焦炙和驚駭,在有條不紊的備戰當中,那些新兵的驚駭感垂垂地消逝了,代之而來的是一種亢奮,一種求戰**。

傅僉沉著地下達了作戰號令,陽安關已經是嚴陣以待。

魏軍見狀,立即拖了那兵士的屍身,做鳥獸散,再也不敢在城下聒噪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