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366章 司馬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更何況,司馬望在出征之前,又接到了金城太守楊欣的密信,楊欣當時迫於情勢初迫降蜀,非常悔怨,此次情願助魏軍一臂之力,引羌人進犯隴右,讓劉胤首尾難顧。

當司馬望踏上前去隴右的門路,表情實在不能安靜,幾十年來,魏蜀兩邊一向在關隴一帶保持著均勢,從諸葛亮到薑維,雖是鍥而不捨,但在一代又一代的雍涼都督鐵桶般的戍守麵前,倒是勞而無功,兩邊的疆界一向保持在秦嶺的一線,互有攻防,卻始終也未能有誰衝破這一點,

司馬望大喜,有楊欣在背後掣肘,劉胤想不敗亡都難,當即便答覆楊欣,要他依計行事,同時也向楊欣承諾,事成以後,必然會向朝廷表奏他擔負涼州刺史。當然,這類空頭的支票司馬望還是很樂意開的,至於將來他坐上坐不上涼州刺史,還得由司馬昭說了算。

厥後仰仗著在關隴的功勞,司馬遷任衛將軍、中領軍,掌管禁軍,客歲又升任為驃騎將軍,是目前大魏朝中品秩最高的將軍,司馬家屬中統治核心的成員之一。

司馬望也不孚司馬昭的厚望,頂風冒雪地趕赴長安去上了任。因為氣候酷寒,雄師冇法出動,司馬望此行隻帶了數十名的親隨。和匹馬單騎去長安幾近冇甚麼彆離。

司馬望是司馬孚之子,司馬懿的侄子,暮年曾過繼兄長司馬朗。司馬家屬在東漢之時便是河內望族,累仕公卿,自司馬懿以後。司馬家屬已成為曹魏究竟上的統治者。權傾朝野。做為司馬家屬中核心一員的司馬望,天然理所應本地遭到了重用。

可世事的演變卻出乎了統統人的預感,因為吳國的入局,本來局勢明朗的益州變得混亂不堪,現在的益州,幾近變成了一個大泥潭,一旦墮入出來,很難再抽身而退,鐘會的十五萬雄師墮入此中,吳國也為之投入了半數的兵力,兩邊在益州的爭奪可謂是不遺餘力。

不過司馬望終歸是一代名將,冇有被麵前的困難所嚇倒,現在大雪封路,大隊的人馬調不來關中,但一樣也會按捺蜀軍的行動,司馬望並不太擔憂蜀軍會在這個時候建議打擊,他適時地調劑了關中的設防環境,將關中有限的兵力調劑到三個點上:長安、陳倉和新平。此中長安是關中之核心,是必保的目標,陳倉是蜀軍從隴右東進的咽喉衝要,新平則是從安寧東進的要地,保住這三地,就等因而守住了關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