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419章 清掃外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司馬望收縮兵力以後,這些長安的郊縣各城幾近成為了空城,蜀軍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接連篡奪了數城,南路軍橫掃了雲縣、藍田、杜陵、新豐,北路軍橫掃了安陵、陽陵、長陵、高陵,最後南北路雄師會師與霸陵橋,完成了對長安的分進合圍。

蜀軍是兵分兩路而進,劉胤率前軍、中軍和左軍從陳倉解纜,沿渭水東進,直抵長安西郊,劉湛則是率右軍和後軍從安寧解纜,沿著涇水向東南而行,與劉胤會師長安城下。

這個防備體係的核心就在於爭鋒相對,寸土必爭,操縱陳倉和新平扼守住進入關中的通道,將蜀軍擋在關中以外。

能夠說,司馬望此舉也是迫於無法,初相稱中的時候,司馬望擁兵十萬,擺出了一付咄咄逼人的打擊架式,或許阿誰時候,司馬望底子就冇有考慮過關中的防備題目,他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攻取隴西的上麵,統統的計謀安排也是環繞著打擊隴西而製定的。

現在還不是誇功論賞的時候,溢美之詞劉胤也聽很多了,天然冇往內心去,他更多的心機,還是放在必須儘快拿下長安城上麵來。(未完待續。)

“文宣,自客歲八月出兵南中以來。不過才半年的風景,我們便已經是兵臨長安城下,此情此景,真是彷彿夢中。”劉諶眺望著曾經是前漢都城的長安,由衷地感慨道。

兵臨長安城下,這是無數蜀民氣中的胡想,但是在蜀國國力最強大的期間,這也是一個遙不成及的苛求,諸葛亮的一次次功敗垂成,讓蜀民氣中熱忱一點點地耗費掉了,看不到任何的但願,長安城成為了蜀民氣目中最悠遠的處所。

不過,不管劉胤如何用心擺出馬腳,司馬望就是死活不出戰,全部長安城九門緊閉。吊橋高懸,倒讓劉胤的誘敵之計落空了。看來司馬望已經是吃足了劉胤的苦頭,這回死活也不被騙了。

如此的逆襲之戰,也難怪北地王劉諶彷彿夢中,直到現在,他另有一種不實在的感受,都說蜀漢王朝已經是窮途末路,可竟然在半年以後,卻殺到了長安的城下,將數千裡的關隴之地儘入囊中,這的確就是神來之筆啊!

因為魏軍已經放棄了長安以西幾近統統的城池,蜀軍的進軍可謂是一起通暢無阻。

諸葛亮歸天以後,所人的蜀漢人都明白,所謂的規複漢室還於舊都,已經成為了泡影,固然薑維一次次地出兵北伐,但冇有人認同他能夠獲得超出諸葛亮的成績,究竟也證明,薑維的一次次勞而無功,反倒是蜀國國力空虛,給了魏人打擊的機遇。

但多點防備的弊端就是戰線拉得太長,最輕易被仇敵各個擊破,劉胤就是操縱魏軍防地的這個缺點,起首采取聲東擊西之計,誘使司馬望的主力向新平弛援,然後主力雄師直搗陳倉,迫使司馬望再調頭南下,如此來往馳驅,魏軍必定怠倦不堪。而後劉胤更是采取圍城打援之計,在五丈原設伏。毀滅了司馬望的主力軍隊,迫使陳倉守軍自亂陣腳,從而輕取陳倉。

如此一來,長安的防備加強了,但長安之西卻成為了不設防之地蜀軍兩路雄師是長驅直入,不過才兩天的時候,就已經是兵抵長安城下。

此次出征北伐,確切是戰果光輝。僅僅隻用了半年的時候,蜀軍就已經是橫掃了全部的雍涼地區,就已經是遠遠地超出先人的戰績了,就算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也冇有機遇親眼目睹長安城的城牆,倒是諸葛亮的孫子,跟從著劉胤一起高奏凱歌,現在已經是兵臨長安城下,間隔當初諸葛亮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胡想,真的隻要一步之遙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