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425章 挖到城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啟稟都督,蜀軍發掘隧道的行動彷彿已經停止了。”中軍官在接到監聽職員的稟報導,立即報於司馬望曉得。

這條明渠幾近貫穿了長安的城南,隻要蜀軍隧道挖到這兒,就會與明渠挖通,滄池的水便會源源不竭地灌出來,司馬望信賴譽這一招來對於蜀軍的隧道守勢,再合適不過了。

多少步挖到護城河,多少步挖到城牆下,都是顛末經心計算的,不會呈現一絲一毫的偏差,挖到城牆下時,工兵們便停止向前挖,而是向擺佈拓寬。

這個動機在司馬望的腦海當中一閃而過,不過他很快地搖點頭,想要粉碎城牆可不是僅憑著挖幾條隧道便能夠實現的,長安城的城牆堅毅非常,幾條隧道底子就不敷以撼動這堅毅的城牆,挖隧道將長安城挖塌,這幾近是一個笑話,連司馬望都不成信賴。

莫非他們的目標是粉碎城牆?

繞過護城河的時候,工兵們非常地謹慎,按照事前測量過的護城河的深度,肯定了隧道下挖的深度。這一段的隧道極其地傷害,稍有不慎,就有能夠和護城河挖通,一旦產生透水變亂,結果不堪假想。

顛末公道的計算,蜀軍肯定了合適的下挖深度,隧道蜿蜒而進,安然地通過了護城河。

“現在蜀軍發掘到甚麼處所了。”司馬望扣問道。

司馬望輕噢了一聲,隧道攻城法務必地將隧道發掘入城中才行,然後乘著戍守方不備,從隧道口派兵突入城中,打戍守方一個措手不及。

這也證瞭然劉胤如果采取通例的戰法,想要霸占長安的難度何其之大。入夜撤兵以後,劉胤命令加快隧道的發掘力度。爭奪在明早就完成隧道的發掘任務。

隧道的侷促空間內隻能答應一人通行,兩個互換位置都會很擠。擔負突前發掘任務的工兵都是百裡挑一最強健最刻苦刻苦的兵士,總計安排了三班,每隔四個時候輪換一班,每班十小我,輪番天時用鎬鍬等東西賣力地發掘著。

魏軍操縱空甕監聽,也隻能仰仗聲音的強弱大抵來判定方位和遠近,會有必然的偏差,以是監聽的職員也隻是大抵能夠判定蜀軍挖到了城牆的四周,至因而城牆裡還是城牆外,他們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全部隧道已經是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事情量,超出護城河以後,接著就是向斜上方停止發掘,一向挖到城牆的基石下為止。

但這幾天蜀軍夜以繼日地發掘隧道,向來冇有停止過,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挑選歇工,不由有些耐人尋味。

莫非蜀軍已經曉得了魏軍在城內有所籌辦?按理說不會,現在兩邊處於對峙狀況,有城牆的隔阻,細作難以來往,本身的城內的安排應當不會為城外的蜀軍所曉得。

投石車固然也忙乎了一天,但長安城城牆的堅毅程度非比平常,投石車的戰果也不太抱負,最多在城牆上留下點坑坑窪窪的傷疤。想要砸到牆塌垣倒的境地,還真不知要比及猴年馬月。

跟下落日的逝去,第二天在東城的守勢也劃上一個句號,戰況當然能夠用狠惡來描述,但傷亡倒是極輕的,攻守兩邊采取的是對射的情勢,加上事前早有防護的籌辦,以是職員的傷亡微乎其微。

司馬望命令胡世立即抽調一部分的軍隊趕往南城牆,加強南城牆的守備力量,同時密切重視蜀軍的最新意向。(未完待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