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453章 巴東小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條路在後代赫赫馳名,唐朝的玄宗天子獨寵楊貴妃,因楊貴妃嗜食荔枝,專門從長安至四川涪陵構築了一條“高速公路”,涪陵的荔枝采摘後,用驛馬從涪陵解纜,走達縣(宣漢)、巴中至西鄉,經子午穀直抵長安,傳聞隻用三天時候,“一騎塵凡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道由此而聞名天下。

鐘會的嘴角也閃現起淺淺的笑意。悄悄地擺了一動手,讓世人溫馨了下來,道:“句將軍的戰略。聽起來有些荒誕,但卻不失給我們供應一個新的思路。漢中喪失以後,彷彿我軍墮入了絕境,非得奪回漢中方有一線朝氣。但諸位想必都很清楚,劍閣之雄險,陽安關之峻奇,都是極難超越的要隘。現在薑維兵指劍閣,就算能擊退薑維,從劍閣安閒進軍。劉胤又在陽安關嚴陣以待,這兩重關隘。想衝要破,絕非易事。”

有人在小聲地嘀咕:“還覺得這無腦的貨這回開了竅,冇想到……嘿嘿,還真是一如既往地笨拙。”

“兩千三百裡,按最快的行軍速率計算,估計也得一個月擺佈的時候才氣到達南中。而我軍目前的糧草最多能夠支撐一個月,也就是說,我軍方纔到達南中糧草就會告磬。南中陣勢險要,煙瘴橫生,冇有領導,就連路都找到的,更何況逆蜀建寧太守霍弋久鎮南中。統統的險要關隘都有重兵扼守,你說我軍前去南中,一無糧草。二不識地理,這仗如何打?彆說是擒獲劉禪了。現在劉禪在哪兒你曉得嗎?”

句安的腦袋裡儘是漿糊,可恰好世人都在嘲笑,無人給他解釋,句安無助而不幸地站在原地,急得滿腦門子都是汗。

劍閣和陽安關曾經都是鐘會進步路上的攔路虎。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拿下來的,取陽安關,依托的是蜀將蔣舒的叛變,取劍閣則依托的是吳蜀之爭,冇有這些外因,想踏這兩座雄關,的確不是件輕易的事。現在劍閣固然尚在魏軍的手中,如果儘力施援的話,或答應以打退薑維。但從劍閣到陽安關這一段路,被稱為白水狹地,崇山險穀,蕭瑟偏僻,如果陽安關拿不下,十萬雄師就很有能夠被困在白水狹地當中,進退維穀。

倒是衛瓘有些耐煩,淺笑著道:“句將軍,此去南中,路途有多遠你可清楚?”

鐘會安閒地一笑道:“本來劉胤已取陽安關,薑維隻需扼守南路,與劉胤南北合擊,是為上計。若如此,我軍必危矣。但薑維卻在此時兵取劍閣,如畫蛇添足,此非薑維不智,仍欲與劉胤爭功矣,兄弟鬩牆,必有所隙。如此便給了我們機遇,薑維西去劍閣,巴西空虛,我軍隻須攻取巴西,拿下宣漢,便可打十足往西城上庸門路,糧草供應暫無憂也。”

不過句安看向世人的時候,卻發明世人的神采全然不是那回事,除了恥笑、諷刺、不屑以外,另有些憐憫和憐憫的目光。

現在入蜀魏軍麵對著極度的窘境,鐘會便想到了巴東小道,隻要能疏浚這一條門路,魏軍的糧草供應就臨時無憂了。不過想要打通這條門路,起首一個難關就是必必要拿下蜀軍所節製的巴西郡,而薑維傾巢而出攻取劍閣,無疑給鐘會締造了這個機遇。(未完待續。)

鐘會之以是曉得這條巴東小道,就是因為之前鐘會在上庸呆過,當時魏蜀兩國的戰事一向膠著在關隴一帶,鐘會就曾突發奇想,摸索著能不能斥地出一條從上庸向巴郡打擊的新線路來。但厥後因為各種啟事,從巴東小道長進軍的打算被擱置了,首要的啟事還是因為門路過於艱險,後勤補給困難重重,進軍的風險太大而被放棄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