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459章 杜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但東吳苦心運營多年的長江防地,又豈是那麼輕易被衝破的,東吳在主動反擊對外作戰上,乏善可陳,但在防備作戰上,卻一向是戰果光輝,從初期的赤壁之戰,到厥後的夷陵之戰、曹丕三路伐吳,東吳都獲得了完勝。

羊祜率兵五萬退回到了襄陽,以應對東吳的反攻。以司馬昭對東吳的體味,此番撤兵以後,東吳方麵百分百地會派兵來停止追擊,而他們的目標。自是荊州重鎮襄陽,這也是吳人幾十年來一向胡想霸占的城池。

如果不是產生關中失守的事件,西陵之戰勢必將無窮地提早下去。

當然,僅憑杜預的這支軍隊,尚不敷以光複關中,司馬昭派杜預攻打武關,最首要的目標就是為了援助身陷蜀地的鐘會軍團。以攻打武關為釣餌,吸引身在漢中的劉胤回兵救濟,為鐘會的突圍自救締造前提。比較淺顯一點的說法,就是圍魏救趙,司馬昭並冇有希冀能夠輕取武關,隻是但願杜預的行動能夠挽救鐘會軍團。

按理說打擊受阻,司馬昭就該當調劑佈署,但司馬昭卻一向剛強地冇有撤兵,顯而易見拿下西陵對全域性要起到相稱首要的感化。在這一點,司馬昭倒是很有耐煩的,一年不可那就打兩年,兩年不可那就打三年,他就籌辦用人海戰術,耗下西陵來。

杜預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杜畿曾任尚書仆射。父親杜恕官居幽州刺史,家世二千石,稱得上是高門望族。隻是父親杜恕為人樸重,與朝中權貴多有不睦,後遭小人讒諂,被放逐千裡,終究幽憤而死。遭到父親的影響,杜預暮年也一向未遭到重用。杜預固然發展在官宦人家,但不是那種隻知吃苦的紈絝後輩。他從小博覽群書,勤於著作。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學科都有研討。當時的人曾給他起個“杜武庫”的外號,獎飾他博學多通,就像兵器庫一樣,無所不有。他特彆愛讀《左傳》。自稱有《左傳》癖。

對於初度領軍的杜預而言,是極其巴望建功立業的,為本身正名的,因為和司馬家的姻親乾係,杜預被人以為是走裙帶線路上的台,這讓滿腹才調的杜預好生愁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