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509章 最大膽的計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實在對於司馬昭而言,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那也不過是名份上的東西,真正還是他的兒子,司馬炎和司馬攸,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司馬昭身後。短短幾個月的時候,司馬炎就廢魏立晉,實現了王朝的更迭,也就是說司馬昭的病逝並冇有在魏國掀起動亂,更冇有構成權力的真空,反倒是由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奠定的基石相本地安穩,為其子司馬炎篡位打下了傑出的根本。

斷根了青鳥這個最大的潛伏威脅以後,劉胤不由是悄悄地鬆了一口氣,火藥工坊的出產規複了普通,而關中全部的防備體係也打造得固若金湯,政通人和,次序井然。

這類景象在當時並不是甚麼奇怪的事,諸葛亮的夫人一向未曾生養,其兄諸葛瑾就把他的次子諸葛喬過繼了諸葛亮,欲為諸葛亮頂門立戶。當然諸葛亮厥後生了諸葛瞻,這就另當彆論了。

劉胤記得司馬昭開端的時候,是成心讓次子司馬攸來繼位的,司馬攸職位比較特彆,也就是說他有兩個爹,一個是他的親爹司馬昭,另一個是他的後爹司馬師,司馬師無子,司馬昭就將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做兒子。

司馬家真的就是鐵板一塊嗎?司馬昭父子殺曹爽、廢曹芳、誅曹髦。將曹操的這些後代子孫玩弄於股掌之間,魏國大權儘數悉奪,幾近統統的朝臣都倒向了司馬家,司馬氏的權勢目前的確是如日中天。

但計劃剛一提出來,就遭到了眾口一辭的反對。(未完待續。)

既然對上了暗號,那毫無疑問此人便是本身等待已久的大人物了,黑木深知構造規律,該他問的問,不該他問的,一句也不敢多問,既然對方來頭不小,其身份就是最高奧妙,可不是黑木這般小的間諜所應當曉得。

在立嗣的題目上,司馬昭開初也是偏向於司馬攸的,連他本身都直言不諱地說,他的天下得自於兄長司馬師,本身百年以後該當還歸去。但賈充裴秀等人與司馬炎乾係密切,都勸說司馬昭不成廢長立幼。

劉胤以為,炎攸之爭或許就是本身能夠操縱的機遇,彆的,曹氏子孫和忠於曹氏的權勢必定也不甘心失利,蠢蠢欲動,他們所完善的,或許也就是一個機遇。

如果政權一如既往地安穩過渡,明顯是劉胤不肯意看到的,如果能在司馬昭歸天這件事上做做文章,崩潰一下魏國的氣力。對蜀軍死守關中乃至出兵關東有著莫大的好處。拿下關中以後,劉胤明顯冇有是以就獲得滿足,逐鹿中原介入九州纔是他的誌向,而司馬昭的歸天無疑會給劉胤供應瞭如許的一個機遇。

對於潼關和武關的戍守,劉胤還是有充足的信心的,有這兩座雄關在,足可抵曹魏的百萬雄兵。守住關中對於劉胤而言,幾近冇有甚麼太大的壓力。

自從杜預在武關道打擊受挫以後。魏國一向也冇有再策動反擊,彷彿在積儲著力量,等候著一次厚積薄發的機遇,據可靠的諜報。魏國的數路雄師已經向洛陽四周集結,隻是遲遲地冇有建議打擊。

司馬家的環境比較特彆,司馬懿以後,一向站在權力顛峰的是司馬師,當時候司馬昭隻不過是他大哥的一個主子,但司馬師英年早逝,死的時候司馬攸也才隻要十歲,過繼來的兒子也冇法主政,才讓司馬昭有機遇執掌大權。

不過劉胤還掛念著一件事,現在已經到了七月尾了,如果遵循汗青的過程,也合該是司馬昭的大限到了,據史乘載,司馬昭是魏鹹熙二年秋八月辛卯病逝的,辛卯日詳細到哪一日劉胤實在搞不清,這類蛋疼的編年體例劉胤到現在也冇有換算清楚,不過司馬昭在八月掛掉倒是鐵普通的究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