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525章 腦洞大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條茂提出三個前提,第一,涼州的各階官吏全數留任;第二,涼州現有的軍隊體係全數儲存;第三,不改旗易幟,涼州刺史部仍然保持晉國名號,涼州邊境歸晉國和蜀國共治。

劉胤給高遠和傅募遞了一個眼神,兩人這纔沒有開口。劉胤看向條茂,這傢夥神態倨傲,彷彿是有恃無恐。

不過,在這個期間,偏廂車還是有充足的戰役力,最起碼是打得禿髮樹機能毫無體例,眼看著蜀軍已經逼近到了姑臧城下,禿髮樹機能隻能是退避三舍,將包抄姑臧城的鮮卑軍向後撤去。

能不能勸降徐武劉胤並冇有掌控,此前劉胤也彙集過關於徐武的一些資訊,曉得徐武是徐邈之子,這個徐邈也算是一個短長角色,管理涼州很有建立,不過徐武的才氣能不能及得上乃父,存疑。不過能在這個多事之秋出任涼州刺史的,必定是司馬家能夠信賴的親信之人,徐武已經在敵眾我寡的環境下,死守姑臧一百餘日,申明此人道格極其堅固,毫不是那種等閒便能夠屈就的人。

劉胤冇有涓滴的粗心,固然大柴溝之戰又一次大挫鮮卑人的銳氣,但歸根到底,卻冇有傷到鮮卑人的元氣,鮮卑人的主力尚存,還是有充足的才氣策動進犯的。

劉胤在城南並冇有急於攻城,而是紮好營寨,深塹高壘,壁壘森嚴,先在姑臧城下站穩腳根,而後派人給涼州刺史徐武下書,勸其歸降。

出乎劉胤的料想,涼州方麵派出的使者竟然是武威太守條茂,如此重量級的代表,也正恰好反應了徐武的心態,看來他還是偏向於獻城而降的。不過他既然派條茂來,很明顯首要的目標還是要構和的,最起碼不會是無前提的。

打柴溝之戰結束以後,蜀軍的進軍變得安穩了,鮮卑人除了小範圍的滋擾以外,再也冇有構造起任何大的守勢,蜀軍一起兵抵姑臧城下。

蜀軍攻來,鮮卑人再想四周圍城已經是不成能了,隻好撤城南之兵,在城北紮下大營,臨時張望。

現在倒是構成了獨特的一景,姑臧城仍然還是被重重包抄著,但倒是分為兩個陣營,城北是禿髮樹機能的鮮卑軍,城南是劉胤的蜀軍,兩邊壁壘森嚴,相互對峙著。

劉胤聽到禿髮樹機能駐兵城北的動靜,微微一笑,禿髮樹機能還真希冀著蜀晉兩軍鶴蚌相爭,他好漁翁得利,隻怕他的快意算盤要落空了。

現在的姑臧城,對於禿髮樹機能而言,就同是雞肋般存在,食之有趣,棄之可惜。鮮卑人以馬隊為主,野戰才氣強,但若要說打攻堅戰,就不是他們的剛強了,以是麵對姑臧城並不太多的守軍,鮮卑人強攻了三個多月,始終也冇有能拿下來,固然禿髮樹機能也清楚,守城的晉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但他卻始終也找不到那根賽過駱駝的最後的一根稻草,眼睜睜地看著蜀軍強勢而來,逼近姑臧城。

“中間以為涼州另有資格談如許的前提嗎?”(未完待續。)

信使派出不久,劉胤很快就獲得了回訊,徐武將派出使者前來蜀營。固然說涼州方麵並冇有說是降是戰,但從徐武派出使者來聯絡一事,能夠看到這起碼是一個主動的信號,不然的話徐武底子冇有需求派使者來,而是直接回絕劉胤的勸降。徐武模棱兩可的態度,正印證了劉胤的設法,現在姑臧的情勢確切是刻不容緩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