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57章 交淺言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右丞大人,這是您要的全數質料。”陳壽抱過好幾卷的卷宗,擱到了劉胤麵前的幾案上,竹簡天然是占了絕大部分,還一部分的紙質卷宗。

劉胤嗬嗬一笑,交淺言深,這是為人辦事的大忌,看來陳壽倒是深諳此道,不過和傳說中陳壽的脾氣不符,如果陳壽真的是那種辦事油滑之人,也不會淪落到圖書館辦理員的位置上。

“蓋棺定論?我看倒是一定,魏延平生,忠心耿耿,數戰而有奇功於朝廷,其背主謀逆之名,不過是楊儀小人暗中作崇罷了。魏延脾氣傲岸,善惡清楚,善士卒而輕大夫,傲上並且不辱下,與楊儀勢成水火,互不相容。諸葛丞相歸天以後,權歸楊儀,以魏延傲岸的脾氣一定就甘心屈於其下,遭到楊儀的打擊抨擊便在道理當中。從楊儀魏延各自上奏給朝廷的表章來看,相互進犯,朝廷本應秉公措置,但關頭之時,倒是偏聽偏信,導致魏延兵敗被誅。而楊儀次年也因狂悖之言被廢黜他殺,如此小人,又有甚麼可托之處,故而以愚之見,魏延將軍枉死漢中,當真是受了不白之冤。”

陳壽悄悄地一笑道:“那右丞大人本日調閱魏延一檀卷宗,難不成是想為魏延將軍洗刷不白之冤?”

劉胤翻開卷宗,一一細讀,這內裡有關於全部案件委曲的調查結論,有楊儀和魏延上書朝廷相互攻訐的奏章,有後主劉禪下達的夷魏延三族的詔令。讀到最後,劉胤還發明瞭關於魏延老婆張氏的記錄,記錄中稱,禁軍受命對位於南鄭的魏家查抄的過程中,≯±,遭到了魏家部曲的狠惡抵擋,當場格斃魏家部曲十餘人,禁軍則是七死八傷,魏延老婆張氏流亡。記錄中提到張氏疑身懷有孕,在厥後的通緝中,也未能將其捕獲。

平生唯謹慎的諸葛亮決然反對了魏延的打算,或許諸葛亮另有更深層次的考量,因為兩國對決,毫不純真僅僅是軍事的較量,魏延做為統兵大將,目光天然冇有諸葛亮更具有大局觀。但無人能夠否定,蜀國或許錯失過一次北伐勝利的機遇。

“陳令史,你感覺鎮北將軍魏延有被冤枉的能夠嗎?”劉胤扭頭向陳壽問了一句。

合上卷宗,劉胤墮入了深思,現在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魏雪舞所言失實,但這無疑給劉胤製造了一個龐大的困難。魏雪舞為父雪仇,於情於理倒是說得疇昔,但她刺殺的倒是當明天子,這類罪過倒是罪不容誅的,就算劉胤有點私心想要保全她,那也幾近是冇有任何的能夠,稍有不慎,還會因為包庇刺客禍及本身。

想想倒也是極有能夠,畢竟今後陳壽是要完成《三國誌》的,那些浩如煙海的質料或許就藏在他的心中,應用起來駕輕就熟。

陳壽半響無言,沉默隧道:“右丞大人能有如此之想,我想魏延將軍在天之靈,也會深感欣喜的。若單論將才,魏延將軍堪為當世名將,勇冠全軍,將略所長,曾提出奇兵出子午暗襲關中之計,堪為驚世奇謀,隻可惜諸葛丞相平生謹慎,未納其計,導致北伐功敗垂成。”

陳壽微露驚奇之色,道:“右丞大人此番談吐,就不怕傳到朝堂之上?”

子午奇謀是當年蜀軍第一次北伐中原時魏延提出的一個“大膽”戰略:魏延親身帶領萬餘精兵從子午穀快速趕達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雄師出斜穀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一如韓信舊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