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658章 再戰武關(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現在人去嶺空,空山寂寂,讓杜預徒生感慨。

等杜預達到武關城下的時候,前鋒營已經是傷亡累累,喪失慘痛,本來想一鼓作氣地拿下武關,卻遭到了當頭一棒,杜預隻得命令鳴金出兵,臨時安營紮寨,明日再戰。(未完待續。)

杜預點點頭,表示他曉得了,如果僅僅是一個前鋒營的一次打擊就拿下武關的話,那號稱是秦關四塞之一的武關便成為了笑話了,想要拿下武關,毫不成能再複製上一次勝利的戰例,那一次乘虛而入,這一次蜀軍有了充分的防備,又豈能等閒地到手。

此次蜀軍早已在武關安身好幾年了,顛末充分補葺,武關已經規複了當年秦國時的舊貌,杜預再來打擊的時候,一道雄關已經是橫亙在了他的麵前。

雄師來襲,全部關中的局勢驀地地嚴峻了起來,劉胤的主力西征未回,東線防備的重擔就壓到了傅僉、黃崇和王頎的身上。

以不敷五萬的兵力和晉國二十萬雄師相對抗,冇有人感覺這會是一場輕鬆的戰役,因為晉軍是三路齊發,潼關、武關、蒲阪津三處要隘同時垂危,使得蜀軍的戍守壓力大增。

前兩年杜預打擊武關之時,魏軍是單打一起,固然被杜預攻破了武關,乃至都打了關中藍田,但給關中的壓力卻始終不大,厥後劉胤出兵上庸,但輕鬆地化解了那一次的危急。

武關既然已經是構築完成,在武關前麵的吊橋嶺駐守已經冇有甚麼意義了,杜預率軍行進到吊橋嶺的時候,這裡竟然是空無一人,不由讓杜預感慨很多。當初第一次打擊武關的時候,在吊橋嶺他就和牽弘發作過存亡大戰,牽弘憑險扼守,魏軍死活打不殘局麵,厥後還是杜預巧出奇兵,從小道偷襲了武關,才逼著牽弘撤退,拿下了吊橋嶺。

“杜將軍,前鋒營已經到達武關城下,未曾立營便行攻城,蜀軍守禦固執,我軍強攻不下,兩邊尚在對峙。”副將邵原向杜預稟報前麵的戰況。

王頎到任以後,深知任務嚴峻,不敢有些毫的懶惰,象牽弘那樣將防地前移到吊橋嶺的冒險行動,王頎是決然不會做的,他把首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武關的補葺和整備上麵,通過王頎的儘力,武關就算談不上固若金湯,那也起碼是堅若盤石。

但此次分歧,司馬炎征調了二十萬雄師,幾近占到了海內總兵力的四成(因為積年大戰,魏晉的軍隊折損相本地嚴峻,鐘會入蜀時的十八萬雄師目前也僅僅隻剩下十1、二萬人,關中司馬望兵敗時遭到重創,折損雄師十餘萬,南線作戰亦是傷亡不小,固然後續也彌補了一些兵員,但團體而言,晉國的軍隊目前隻保持在五十萬擺佈,比曹魏全盛期間的六十餘萬人還是差了很多)。因為在淮南荊州一線,最低限度也得保持十餘萬的兵力,以是看得出,司馬炎為了奪回關中,幾近是變更了能夠變更的統統力量。

最早建議打擊的是鎮南將軍南路都督杜預,杜預的軍隊,本來就駐紮在襄陽南陽一帶,接到司馬炎的號令以後,起首便向武關建議了進犯。

武關的守軍最多隻能保持在一萬人擺佈,兵力的虧弱讓王頎認識到隻要進步武關的防備強度,依托險要的關隘,纔有能夠守得住武關。

王頎不但是對城牆停止加高加固,防備兵器也是停止了充沛地籌辦,弓弩箭矢,滾木擂石,火油沸水,樣樣齊備。和牽弘的好勇善戰分歧,王頎則是以擅守而稱著,王頎脾氣沉穩,料算周到,劉胤將他和牽弘停止對調,恰是出於這類考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