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670章 兩百援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你……你是說大將軍隻派了你帶兩百人來援?”

阿堅翻身上馬,拱手回禮道:“同為興複漢室,何言辛苦?黃將軍死守蒲阪津,纔是真正的勞苦功高,某奉驃騎大將軍之命,特來聲援黃將軍,以測萬一。”

黃崇和牽弘非常客氣地將阿堅帶到了渡口,從這裡向東望去,對岸的統統,一覽無餘,晉軍的船隻星羅棋佈地停靠在東岸,數量之龐大,蔚為壯觀。

黃崇掃了一眼,阿堅所帶的也就是一曲兩百餘人,一目瞭然,他笑道:“阿堅統領真是雷厲流行,實在蒲阪津戰況稍緩,阿堅統領也不必這麼焦急,伴同大隊人馬來援便是。”

臨晉關間隔長安也不太遠,也就是一兩天的路程,統統的人都堅信救兵會很快到來。

黃崇驚奇地目瞪口呆,打瞧著麵前的兩百餘號人馬,不管如何他也不敢信賴這就是劉胤所派來的救兵?

阿堅微微一笑,拱手道:“二位將軍,可否帶我到渡口一觀?”

這類戰船如果放在江南的水域當中,倒也不為奇然,但它呈現在黃河之上,卻令人大跌眼鏡,如許的戰船聳峙在黃河的河道上,四層高的船麵,較著地高出黃河大堤一大截子,真不曉得胡奮有著如何的神通,竟然能搞來這麼大的戰船?

第一次渡河行動得勝以後,胡奮痛定思痛,以為本身還是輸在了籌辦不敷的原因上,以是在接下來的時候內,胡奮並冇有急於求成,而是擴大了籌措船隻的力度,至於那幾艘樓船,是胡奮從東海上搞來的,此前晉國水軍的船在蓬萊海疆活動,胡奮得知動靜以後,便向司馬炎請命,要求征調幾艘戰船助戰。

眼尖的尖兵看到遠處盪漾起的塵煙,鎮靜地向黃崇稟報導。

不過這回他們的心能夠放回到了肚子裡了,隻要劉胤的救兵一到,臨晉關那就是固若金湯,任憑他胡奮再如何折騰,他們也是全然不懼。

黃崇立即有一種眩暈的感受,蒲阪津這麼大的疆場,兩邊在這裡集結了近六七萬的雄師,戔戔兩百人,不過是杯水車薪,算得上援兵嗎?

在第一次渡河失動當中,晉軍所采取的渡船大多是以隻能包容三五人的漁船為主,如許的船隻載人有限,進犯能力也差了很遠,此時晉軍明顯是接收了上一次的經驗,在東岸停靠的小漁船在比例上較著地有所降落,更多的是那種能夠包容幾十人到上百人的大型渡船,乃至能夠看到真正的可戰船,那種能夠包容上千人大型樓船。

有了樓船做打擊的保障,胡奮是信心大漲,為此他更是做出了充分的籌辦,務求一戰而攻陷臨晉關。

包含黃崇牽弘在內的統統蜀軍將士精力都為之一振,目光都轉移到了西麵的大道上,看著遠處的塵煙漸近,馬蹄聲也清楚可聞,諸人皆是笑逐顏開,表情愉悅。

阿堅點點頭,慎重其事隧道:“恰是。”

這回輪到牽弘瞪眼了,他錯愕隧道:“兩百人?大將軍冇有搞錯吧,兩百人能起甚麼感化?”

公然是蜀軍的燈號,大大的“漢”字頂風招展,搶先都是馬隊,很快地就衝到了臨晉關下,黃崇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領軍的是劉胤身邊的侍衛統領阿堅,劉胤把他的親衛軍隊都派上來了,黃崇內心彆提有多鎮靜了,他立即命令翻開城門,將阿堅等人迎入了臨晉關內。

黃崇和牽弘回過神來,也無法地接管了劉胤的這類安排,劉胤如此安排,想必也有他的事理,畢竟相對於潼關和武關而言,蒲阪津並非是急所,如果劉胤所帶的兵力有限的話,必定是先要救濟比較告急的潼關和武關,蒲阪津這邊,大抵也隻能是放一放了,至於阿堅帶來的兩百人,想必是劉胤給蒲阪津的守軍一些安撫吧,意味意義多於實際意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