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692章 稱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扔以陸抗原則上同意了鐘會的稱臣要求,不過這件事還得吳主孫皓點頭才行,陸抗派人以六百裡加急的速率報之了孫皓,孫皓在和群臣商討以後,也同意了鐘會的請降要求,至於詳細的事件,還需求派出使者來和鐘會聯絡,共商大計。

在因為如此,陸抗才得以奇襲弋陽到手,如果是在魏國的全盛期間,陸抗想要偷襲弋陽,恐怕是相稱不易之事,就算是幸運到手,麵對魏軍的反攻,陸抗也是很難抵敵得住的。但正因為晉軍主力在西線遭到管束,以是陸抗的弋陽之戰打得是異乎平常的順利。

看到鐘會的手劄陸凱略微有些驚奇,不過想想也普通,現在鐘會叛變了晉國,以是纔會挑選投奔吳國,隻不過鐘會的表示也太神速了一點,那邊方纔拿下襄陽,這邊就已經是派來使者和吳國聯絡了,明顯有些迫不及待。

吳國麵對魏晉的兵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年諸葛誕在淮南兵變的時候,就曾要求吳國的援助,也是向吳國稱臣,當時吳國也派出了援兵,前去壽春救濟。在當時,鐘會和陸抗做為敵對陣營的一方都插手了此次戰役,並且在戰役當中都有不俗的表示。

而鐘會的兵變,無異陽給司馬炎更加沉重地一擊,襄陽未叛之前,陸抗攻陷弋陽,就象是一柄尖刀直插仇敵的關鍵,固然鋒利,但卻顯得有些薄弱,很能夠隨時會遭到晉軍來自兩側的圍殲。

襄陽南麵與東吳相接,西麵與西蜀相連,北麵與晉國的南陽郡毗鄰,自主以後,鐘會明白,司馬炎必然會變更聽馬猖獗反攻,如安在襄陽安身,也確切讓鐘會費了一番心機。

與當初的情勢分歧,現在的天下局勢,或可用天翻地覆來描述,蜀人占有了長安,任憑司馬炎如何調兵遣將,都冇法攻破潼關和武關的防備,在西線,兩邊墮入了對峙狀況,而如許的對峙狀況,必然會管束住晉軍主力軍隊,在南線的防備力質變會減弱。

不過陸抗以為這倒是一個機遇,此時的前提和當年淮南三叛之時的前提美滿是大不不異的,當年魏國獨大,氣力刁悍,司馬昭統兵親身征剿,不管在兵力上還是物力上,都占有著絕對的上風,以是最後才呈現諸葛敗亡的環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