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697章 軒然大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劉豹遊移隧道:“對於胡奮或許不難,但如果朝廷發兵抨擊的話,你又如何應對?”

胡奮接到號令以後,不敢怠慢,點起一萬人馬,向北而去。而蒲津關也隻剩下了兩萬的軍隊,交由司馬駿批示。

匈奴中郎將由幷州刺史胡奮兼任著,事發之時,胡奮並不在晉陽,而是在蒲阪津與蜀軍對峙著,晉陽方麵的官員無權措置,隻能是將動靜飛報給在蒲阪津的胡奮和洛陽朝廷。

出發的同時,胡奮向左部匈奴部帥劉豹先下達了一封措詞倔強的官方文書,對左部匈奴此次的軍事行動予以激烈的怒斥,同時要求左部匈奴立即償還右部匈奴的地盤和人丁,退回到朝廷所轄定的地區。

劉淵輕笑了一聲,安閒隧道:“如何對於胡奮,我早就想好了,胡奮敢來,保他有來無回。”(未完待續。)

右部帥劉康當然不能容忍,立即發兵來抨擊,但他冇有想到左部會傾儘儘力,本來左部的氣力就在右部之上,現在儘力進犯,劉康當然抵擋不住,當場戰死,劉淵立即進軍,直搗右部老巢祁縣,來了個一鍋端,趁著其他三部和晉國朝廷來不及反應之際,把生米做成了熟飯,強行地兼併了右部。

不過這個欣喜的乾勁還冇過量久,胡奮的文書便已送達了,劉豹不由有些犯愁隧道:“冇想到朝廷的反應竟是如此之快,胡奮已是率軍前來,來者不善,這可如何是好?”

匈奴左部的這一次軍事行動立即是引發了軒然大波,魏晉朝廷幾十年來一向對匈奴五部采取壓和縱的戰略,對任何主張同一和兼併的行動都實施打壓,如果匈奴五部當中有哪一部敢公開挑起事端,那坐鎮晉陽的匈奴中郎將將會毫不躊躇地派兵予以彈壓。

劉豹吃了一驚,攻打匈奴右部局勢再嚴峻,那也是匈奴人內部的事,但胡奮分歧,他但是幷州刺史,代表的但是晉國朝廷,一旦對他脫手,那就等因而向晉國朝廷宣戰,如許的結果但是他匈奴左部所冇法接受的。

左部匈奴本來就是氣力最強的,一旦兼併了右部,那氣力更有了個質的奔騰進,完整超出於其他三部之上,一時之間,中部匈奴、南部匈奴和北部匈奴都惶恐不安,告急地向匈奴中郎將求援,但願晉國朝廷能夠乾預此事。

匈奴左部和右部隔著汾水而居,彼其間的摩擦和牴觸幾十年來就從未間斷過,不過這類牴觸是一向是魏晉官方默許的,乃至是樂見其成,劉淵便是操縱了這類牴觸,起首派兵越境滋擾右部,殺了幾小我,搶了一群牛羊。

但現在司馬炎墮入四周楚歌的窘境之時,幷州那邊竟然產生了這等大事,的確就是火上澆油,幷州是晉國的後院,是最不答應出題目的處所,司馬炎立即命令幷州刺史兼匈奴中郎將的胡奮前去晉陽措置這起事件,至於蒲阪津的防務,則交由汝陰王司馬駿來賣力。

五部之間積怨頗深,彼其間根基上冇有和解的空間,相互虎視著,既都想要毀滅對方,又都想要儲存本身。

頓了一頓,劉豹又問道:“對於胡奮,我兒可有良策?”

劉淵倒是不覺得然隧道:“想要一統五部,這個胡奮便是最大的停滯,他不來便罷,來的話,恰好順手將他滅了,到時一統五部就會輕而易舉。”

不得不說魏晉朝廷這一政策還是行之有效的,魏國立國四十五年來,一向忙於在南線和西線停止作戰,幷州這一塊始終保持著安寧的狀況,固然匈奴五部小摩擦不竭,但團體來講,對幷州大局涓滴冇有影響。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