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753章 北上還是東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持續北上,目標當然是河套地區。河套地區自古就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秦國曾在這裡設九原郡和雲中郡,並征發三萬戶來戍邊。漢武帝期間,衛青大破匈奴,占據了河套,漢廷在此設朔方和五原郡屯田和養馬,作為打擊和防備匈奴的首要基地。

第一種定見是支撐北上河套,蜀軍攻占河套,就等因而規複到當年強秦的國土,坐擁雍涼益三州之地,有著天下的半壁國土,那但是秦國同一六國的基石,如果蜀漢能做到這一點,將來中原逐鹿,必可占有上風。

當然,第三種定見也不是不成以考慮,蜀軍持續作戰,也確切是比較怠倦,如果此時能夠做一個較長時候休整的話,必定會對蜀軍戰役力的進步是一個幫忙,並且此時蜀軍休整,也合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計謀考量。

第二種定見是支撐東渡,趁著匈奴人占有幷州的機遇,進入幷州,隻要能滅掉匈奴,便能夠占有幷州,而幷州之地高屋建瓴,不管是東取冀州還是南下中原,都占有著絕對的天時上風,東渡幷州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為爭雄天下奠定上風,而現在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針對下一步的計謀安排,蜀軍諸將當中也產生了三種分歧的定見。

屯田營的勞動力臨時倒不太缺,畢竟和羌胡的幾次戰役,俘虜甚多,將這些戰俘編入屯田營,一方麵能夠減輕蜀軍的糧草承擔,另一方麵,也可覺得蜀軍的後勤保障供應幫忙,達到廢料操縱的目標。

但漢末以來,匈奴、鮮卑、羌胡等權勢不竭地南侵,漢人的邊境也不竭地向南畏縮,全部關隴地區再無半寸寧土,秦漢期間的光輝,早已是蕩然無存。

秦國之以是強大,就是因為它具有超乎安寧的關中,秦國的權勢,一向向北延長到了河套地區的九原郡,敷裕而富庶的關中始終冇有遭到任何的滋擾,秦國纔有機遇攢聚國力,進而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這三種定見分歧比較大,但都有相稱多的支撐者,諸將爭論之時,都各自擺出了本身的事理,彷彿各個定見都有理有據,當然這類計謀層麵上的事,他們都說了不算,真正要拿主張的,還的是劉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