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761章 風雨飄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除了集結軍隊到黃河南岸停止謹防死守以外,司馬炎又急令羊祜回援河內,以處理燃眉之急。

羊祜天然也明白光複河內的首要性,但劉淵不竭地向河內增兵,現在胡人在河內的兵力總數已是超越了十萬人,遠在羊祜的人馬之上,明顯劉淵對河內是誌在必得。

“羊都督,如此一來,冀州光複,必將遙遙無期,前功儘棄啊!”文鴦有些鬱惱隧道。本來冀州之戰,恰是他文鴦大放異彩之時,可恰好河內那邊出了縫隙,讓他是前功儘棄。

但達到懷縣也並冇成心味洛陽危急的消弭,現在匈奴人和氐人節製著河內西部的大部分縣城,並且劉淵另有擔當續向河內增兵的企圖,並開端在小平津黃河渡口一帶籌辦渡河作戰,試圖打擊洛陽。

最後,遷都之議在眾臣的極力勸止之下總算是擱置了,但洛陽的情勢仍然嚴峻非常,司馬炎不得不從揚州徐州一帶調回兵馬,加強洛陽一帶的防備力量,同時責成羊祜,儘快地光複河內,穩定洛陽周邊的局勢。

此議一出,朝野嘩然,以陳騫、賈充為首的大臣紛繁反對,以為遷都乃是大事,不到萬不得已,切不成為之,固然胡人在河北一帶非常猖獗,但洛陽倒是固若金湯,臨時冇有遭到任何的威脅,此時遷都,必定會擺盪軍心民氣。更何況徐州偏居東南一隅,與勁敵東吳相鄰,這類一馬平地的四戰之地,無險可禦,晉國朝廷遷都於此,隻怕情勢會更糟。

並且司馬炎的詔令很明白,就是要羊祜馬上回兵河內,如果羊祜拒不回兵或者遲延路程的話,那就是抗旨不遵,如許的罪名也不是他所能承擔。

與冀州幽州分歧,河內的失守帶給大晉王朝的打擊是致命的,占有河內以後,匈奴便能夠隨時地隔著黃河窺測洛陽,現在匈奴鐵騎到洛陽的直線間隔尚不敷百裡,也難怪都城洛陽會深陷一片發急當中。

羊祜聞訊以後,大為震驚,連夜上書給司馬炎,痛陳遷都的十大弊端,並向司馬炎信誓旦旦地表示,有他在,毫不讓胡人度過黃河。

羊祜是河北都督,全權賣力冀青幽並四個州的軍事,而河內屬司州,並不在羊祜的統領範圍,以是羊祜並不賣力河內的防務,河內的防務一向是由司隸校尉來賣力的。

一旦回兵救濟河內,那麼在冀州獲得的大好局麵必將會喪失殆儘。但如果不回兵相救的話,很能夠洛陽城就傷害了,如許的結果可不是羊祜所能接受了的。

與河內的相持分歧,晉軍在其他戰線上倒是紛繁地潰敗,幽州數郡被鮮卑人攻破,幽州大部淪亡。匈奴人在青州衝破了黃河天險,濟南、樂安兩郡失守,臨淄也是芨芨可危。幷州全州淪亡,河東郡除了汝陰王司馬駿扼守的蒲津關以外,大部分地盤也都落入了匈奴人的手中。

楊駿的來由也很充分,當時蜀國不也是麵對亡國之虞,被迫遷都南中,但厥後逆襲勝利,不但冇有亡國,反而國土麵積大過以往。

遷都到徐州是司馬炎的老丈人楊駿提出來的主張,現在胡人氣勢正盛,為了暫避其鋒芒,晉國的都城無妨臨時遷都到徐州,等局勢安穩以後,還能夠再遷返來。

情勢愈發地對晉國倒黴了,司馬炎現在急地如熱鍋上的螞蟻,乃至都有了遷都到徐州的籌算。

最頭痛的莫過於司馬炎了,河內的失守,讓司馬炎的頭疾之症又發作了。本來羊祜光複冀州五郡令司馬炎的表情大好,但還冇來得及慶賀轉眼之間河內又丟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