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夜晚,紮起營帳,點上篝火,羯人的營地更是成為了狂歡的場合,稍有點姿色的漢人少女便成了羯兵們肆意踐踏的工具。而狂歡的起點是那些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少女活生生地被牢固在燒烤架上,用火烤熟了,羯兵們分而食之。
劉胤入城以後,起首張貼的是安民佈告,儘能夠地安撫城中的百姓。
石豹最喜好生吃,廚子用刀將心肝切成薄片,石豹醮著醬料,一口氣能吃掉一整付的心肝。
這些少女衣不蔽體,被羯兵用繩索拴在了一起,哭哭啼啼,行動盤跚,如何能走得快。
和蜀人的仇怨,在諸胡當中,也隻要羯人最為激烈,蜀軍屠滅三城,兩萬多羯人被殺,此中一少半是軍隊,一大半是布衣,十足慘遭蜀人的毒手。蜀人的“暴行”在羯人當中激起了極大的義憤,很多羯族各部頭人和酋長紛繁向石豹施壓,要求石豹為死難的族人“報仇血恨”。
當然拖慢全部雄師的行軍速率的,並不是步兵的原因,而是羯人所照顧的“口糧”之故。
石豹回營以後,立即點起本部人馬,望陽阿方向殺去。
以是在追擊蜀軍上,石豹表示的是不遺餘力,劉淵都不主張進軍了,石豹則迫不急待地跳出來,自引本部人馬前去追擊。
羯人的行軍速率並不快,軍隊當中步騎稠濁,馬隊占有了多數,但步兵仍占有相稱大的比例,自從進入中原以後,羯人一向過著半耕半牧的餬口,已經離開了那種草原餬口,騎馬已經不是他們獨一的挑選了。
陽阿並非是計謀要地,也不是羯人的領地,匈奴人幾近冇有多少的兵馬駐守在此,蜀軍達到陽阿的時候,守城的匈奴兵早就是聞風而逃了,隻剩下一座空城,蜀軍兵不血刃地就進入了陽阿。
夜裡折騰得太久,到第二天行軍的時候,常常已經是日上三竿了,不過羯人彷彿一點也不急,安閒地清算營地,然後才撥寨而行。
羯族內部的構造佈局相對疏鬆,羯人各部之間也比較獨立,石豹身為羯人的酋帥,也並冇有絕對的統治權威,以是他不成能冷視這些酋長和頭人們的要求,不過石豹從中也看到了一統羯族各部的機遇,趁機地向各部酋長索要兵馬,構造起聯軍來,聲討蜀人。
當然,報仇是其次的,主如果蜀人一日不滅,他們一日不得安寧,天賦曉得蜀軍甚麼時候會兵臨城下,收割掉他們全族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