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晉軍會師以後,力量增加了很多,總計兵力超越了十二萬人,兵勢強大,在冀州的西南麵構成了一道重兵地帶,對處於冀州中部的劉淵而言,壓力天然是無窮大。

晉軍的撤讓步羅憲的處境更加地艱钜,不過羅憲還是對峙在安平、河間一帶與匈奴人停止周旋,依托蜀軍馬隊快速矯捷的作戰特性,大迂迴大縱深地停止交叉作戰,有力地阻擊了匈奴人的打擊。

傅僉也是一笑道:“文宣,你不但把匈奴人瞞過了,連我們也被你瞞了,直到現在,我們才曉得你這是要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早兩天還覺得你真的要放棄打抱犢寨而去打真定。”

劉淵也隻是比晉蜀兩軍早個一月半月入的冀州,在冀州實在他也冇有風景多久――實則他也冇有甚麼風景之處,除了逼退文鴦以外,對戰羅憲一向是焦頭爛額――而劉胤和羊祜的到來,冀州的戰局又將變得撲朔迷離。

在劉胤和羊祜達到冀州之前,匈奴人在冀州還是占有著相稱大的上風的。

就在此時,劉胤和羊祜的雄師彆離占據了常山郡和趙國,全部冀州的局勢驀地間又一次天翻地覆了。

在劉胤率軍衝破井陘口防地以後,羊祜也率軍從樂平出晉,一舉拿下了趙國,與劉胤南北照應,對冀州諸郡構成了夾攻之勢。

在不竭的蠶食當中,匈奴人也是喪失慘痛,氣得劉淵是牙根直咬,恰好蜀軍的力量並不強大,但卻能夠無時不刻地給他們製造費事,讓匈奴人疲於奔命卻又無計可施。

羊祜持續地向東南進軍,持續地攻占了襄國、易陽、武安、邯鄲等廣安郡的諸多縣城,在鄴城與文鴦會師。

而僵局代表的也是一種均衡。

這個時候,文鴦仍然回絕和蜀軍停止結合作戰,他寧肯放棄安平、廣平郡的諸多縣城,向南撤退,也不肯共同蜀軍在安平打匈奴人的反擊。

顛末這幾年的不竭較量,晉蜀匈三方權勢也相對地均衡下來,各自節製了一些地盤,固然三方所各節製的地盤大多比較支離破裂,相互豆割,但團體的局勢還是比較安穩的,因為三方之間誰也何如不了誰,文鴦、羅憲和劉宣各自為戰,保持著一個僵局。

可惜劉欽和趙固看不到的蜀軍除了大隊人馬向東而去以外,虎步軍、永安軍和無當飛軍則是留了下來,埋冇在了井陘口其他的山嶽背後,從抱犢寨的方向上看,是不管如何也發明不了的。

如果遭碰到匈奴人的雄師隊,蜀軍馬隊就會繞道而走,不與之產生正麵的牴觸,如果遭受的是匈奴人的小股軍隊,蜀軍則會毫不客氣的一口吃掉。

而劉淵更清楚,對他威脅最大的仇敵,並不在鄴城,而是已經占有了常山的劉胤,固然劉胤臨時冇法和羅憲的右軍團停止會師,但劉胤在北羅憲在南,再加上西南邊向的羊祜軍,已經構成了對匈奴的三麵合圍之勢。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也即將要拉開序幕。(未完待續。)

因為劉淵將防備重心安排在了葦澤關――井陘口一線,而現在劉淵正率主力在安平、河間一帶作戰,真定無兵守禦,幾近跟空城冇有甚麼辨彆,蜀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真定,繼而節製了全部的常山郡。

張樂和傅著各提了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前來報捷,此役蜀軍大獲全勝,共毀滅匈奴軍兩萬餘人,一舉拿下了抱犢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