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912章 窮途末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天下人皆可投鮮卑人,唯我劉淵不能啊!”畢竟匈奴和鮮卑是世仇,兩邊積怨頗深,就算此番慕容鮮卑出兵,也美滿是看在劉胤割地分土的麵子上,慕容涉歸才勉強同意的,如果劉淵窮途末路一無統統地去投慕容鮮卑,著人待見纔怪。

崔遊攔道:“右賢王不成,現在我軍式微,與蜀軍交兵,不過是自取滅亡,是戰是走,還得從長計議。”

劉猛哼了一聲道:“還計議個屁,蜀人都快打到門口了,再不下決計,就等人家把刀架在我們脖子上了,歸正反正就是一死,殺他一個夠本,殺他兩個還賺一個!”

劉淵掃了劉猛一眼,道:“不得對崔大夫無禮,現在我們局麵維艱,須得同心合力纔是,如此吵喧華鬨,豈不讓蜀人歡暢。”

劉淵現在也冇有彆的挑選了,留下劉猛的一支人馬來斷後,他率軍則是一起向北,疾行而去。(未完待續。)

這時,劉猛大踏步地進到帳中,粗聲隧道:“大王,蜀軍三路人馬正向南皮殺來,是戰是走,還請大王決計!”

劉猛聽了半天,也冇有聽出個以是然來,不由道:“廢話連篇,說這些有甚麼用,崔大夫你就直接說吧,我們何去何從?”

劉淵輕歎了一聲道:“天大地大,恐怕也無我劉淵的容身之所了。”

崔遊倒也神采安靜,這劉猛向來鹵莽,崔遊倒也不與他計算,安閒隧道:“南皮孤城,自不成守,與蜀決鬥,更是敗亡之道。這三十六計,自古以來就是走為上計,留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這君子報仇,還講究一個十年不晚,大王隻需忍得一時之氣,將來方有東山複興的機遇。”

當下,劉淵連夜地集結軍隊,籌辦撤退,情勢已經是迫在眉睫了,不答應他再做甚麼細心的考慮。

劉猛這纔沒了言語,劉淵轉頭向崔遊道:“願聞其詳。”

但是有根底的幷州已經被蜀軍所占有,全部匈奴部族現在如喪家之犬普通,顛沛流浪,無處容身。

崔遊道:“此番臣出使鮮卑,與慕容涉歸相見,慕容涉歸就曾盛讚大王,開一代之偉業也,並說若大王有難,儘管前來幽州,慕容涉歸必親身掃榻相迎。慕容涉歸是否出自至心,臣不敢妄回測度,但此番慕容耐喪命下博,必定令蜀人和鮮卑人相互仇視,慕容涉歸若想報仇,就必須對蜀人有所體味,以是慕容涉償還是有效得上大王之時。大王何不效越王句踐,臥薪嚐膽,將來再圖東山複興?”

“大王先走,末將來斷後。”劉猛主動地請纓道。

不過蜀軍的追擊軍隊也都是馬隊,並且是來勢極快,匈奴剛出南皮地界不久,蜀軍的馬隊軍隊就追擊而來,與匈奴人不過才相隔數裡。

劉淵微微地皺了一下眉,投奔鮮卑他不是冇有想過,但好歹他也是一國之君主,這天下有投奔彆人的武將,有投奔彆人的文臣,向來冇有傳聞過寄人籬下也能當君主的。

崔遊沉吟道:“鄙人倒是有一計,不知可行否?”

慕容耐的死活,劉淵壓根兒冇有放在心上,阿誰傲慢高傲的傢夥,終究也為本身的笨拙支出了代價。

劉淵每日臨睡前都有讀書的風俗,聽到了崔遊的稟報,劉淵放下了手中的《禮記》,神采顯得有些苦楚,固然說慕容耐之敗在他的料想當中,但劉淵也冇有想到慕容耐竟然是如此地脆敗,隻是短短幾天的風景,七萬人馬就全軍毀滅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