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925章 回援鄴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文鴦道:“鄴城城防堅毅,遠非普通城池可比,何況鄴城另有一萬守軍,蜀軍輕騎而進,並無大型的攻城東西,想要拿下鄴城絕非易事,隻要鄴城守軍能對峙個三五日,等我軍攻破信都以後,便可揮師西進,斬斷蜀軍歸路,令其首尾不得相顧,一戰可平冀州。”

在蜀軍眾誌城的戍守之下,晉軍的打擊再次受阻,本來看起來殘破不堪的城牆,戰到此時,卻如同是堅如盤石普通,讓文鴦不由感喟,和蜀軍交兵,難於上彼蒼。

留給文鴦持續圍困信都,隻剩下了半數的軍隊,數量的銳減讓晉軍的氣勢也弱了很多,守勢天然也是大不如前,本來已近乎強弩之末的蜀軍也博得了一些喘氣之機,讓文鴦本來但願能夠在幾天以內拿下的信都城又變得遙遙無期了。

更困難的是,現在晉軍屬於圍攻信都的狀況,在拿下信都之前,晉軍冇有城池能夠依托,幾近是無險可守,兵力上也較為地分離,應對蜀軍的裡外夾攻,三路圍攻,天然是捉襟見肘。文鴦深深地墮入到了危急當中。(未完待續。)

“殿下,信都守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如果再強攻幾日,必可拿下信都,如果此時撤兵的話,勢必將前功儘棄。”文鴦並分歧意撤圍信都,為了拿下信都,晉軍已經支出了不小的代價,一旦撤圍,先前的統統儘力必將會付之東流。

但事已至此,文鴦也無可挽回,不過他仍然是冇有放棄,持續地率軍攻打信都城,但願能夠仰仗著最後的儘力,能夠拿下信都城,不致於前功儘棄。

文鴦也隻是聽聞過火器的短長,並未親目睹識過,耳聽為虛,目睹為實,司馬駿本身親眼所見,天然曉得此中的短長,鄴城的首要性不言而喻,不管如何也不容有失,以是司馬駿冇有采取文鴦的建議,從信都火線撤下七萬雄師來,親身帶領,回援鄴城。

文鴦聞訊以後,神采頓時大變,很明顯,這纔是蜀軍的真正企圖地點,目標就是解信都之圍,現在晉軍中了劉胤的圍魏救趙之計,一半的兵力回援鄴城,信都一帶,隻要七萬多人,與傾儘主力殺來的蜀軍比擬,兵力上的上風已經是蕩然無存。

但司馬駿身為全軍主帥,天然有最高的決策權,他唯恐鄴城有失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此坐失毀滅蜀軍一個軍的機遇,彷彿纔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這一點文鴦也特彆地無法,本來在他的打算中,隻要一鼓作氣地拿下信都,毀滅蜀軍的陽安軍,必將能夠對蜀軍形成一個沉重的打擊,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不管蜀軍圍魏救趙也罷,聲東擊西,隻要能滅掉蜀軍一個軍,那就是一個決定的敗仗,現在晉軍占有著兵力數量上的上風,隻要不竭地蠶食蜀軍,毀滅蜀軍,才氣將上風轉化為勝勢。

司馬駿回援鄴城以後,蜀軍圍魏救趙的打算得以勝利,羅憲到達襄國以後,就接到了劉胤的號令,停止了向鄴城的進軍,轉而折向東行,繞過大陸澤,對晉軍的火線據點南宮城建議了進犯。

司馬駿冷冷隧道:“文將軍,本王也讀過兵法,曉得甚麼是圍魏救趙,這一點也用不著你來教。固然是計,但如果我們棄之不睬的話,劉胤一定不會真的去攻打鄴城,一旦鄴城失守,那可就真的是弄假成真了。”

文鴦何嘗不知司馬駿的心機,但這些年他在洛陽受得最多的就是冷眼,早就習覺得常了,此次遭到起用和正視,文鴦還是非常珍惜這個機遇的,每次兵戈他都會親臨戰陣,身先士卒,在他看來,隻要本身儘力,還是有機遇獲得重用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