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948章 再起波瀾的晉陽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好!老端方,你一口我一口!”

王應道:“可貴他白叟家還記得這麼一件小事,隻可惜……不說了,明天可貴歡暢,你們兄弟共飲這壇酒如何?”

統帥蜀軍這一千人馬的是彆部司馬王慶,王慶雍涼人,出身於金城郡,當年蜀軍在金城募兵時,將王慶招入了軍中,王慶弓馬諳練,技藝不錯,厥後積功升至彆部司馬,被調到晉陽擔負守備。

“為甚麼?”王慶手捂著傷口,直直地瞪著王應,滿眼都是不成思議的目光。

王應麵色慘白,後退了一步,在月光之下,他的臉變得猙獰可駭起來。

王慶倒是少數幾個能夠超出紅線的人,幾個月前,一個偶爾的機遇,王慶不測埠發明,統領晉軍的校尉竟然是他的本家兄弟王應,王應本來也是金城郡人,幼時隨父母搬家河東郡,成年後應募參軍,擔負了軍中校尉,此次調任到晉陽來,連他做夢也想不到竟然能夠在這兒看到幼時的玩伴王慶。

“不為甚麼,錯就錯在你我各為其主!”(未完待續。)

王應伸鼻一聞,恍然隧道:“好熟諳的味道,莫非是金城故鄉的酒?”

這日王慶拎了一罈酒,興沖沖地去找王應,這壺酒但是回家探親的老兵給他稍返來的故鄉酒,是王慶的老父老母聞聽找到王應以後特地釀出來的一罈好酒,飽含著濃濃的鄉情,王慶特地地籌辦與王應分享這罈美酒。

進入晉陽城駐防的晉兵和蜀兵並未幾,每方隻要一千人,整整的一千人,既冇有多一個,也冇有少一個,這個數量是顛末劉胤和當時的晉軍多數督羊祜口頭上商討的。

王慶看到王應迷惑的神情,故作奧秘地一笑,翻開了酒罈的蓋子,將壇口朝向了王應,道:“兄弟,你來聞聞?”

不測埠相逢讓兄弟兩個很鎮靜,全然地忘了他們之間敵對的乾係,隻要有機遇,兩小我總要聚到一起,閒談一下舊事,互道下離情。

轉眼之間冬去春來,晉陽城統統如舊,安靜的冇有一點的波瀾。

但王應動了,卻冇有接罈子,王慶非常迷惑,正欲將酒罈子遞疇昔,隻感覺小腹一陣冰冷,他吃了一驚,低頭一看,一把雪亮的匕首插在了他的小腹之上,王應恰是從罈子底下動的手,王慶涓滴冇有發覺。

不過這彷彿並不能毛病王慶和王應兄弟二人來話舊,每日茶餘飯後,有閒瑕的時候,王慶總會巡查到唐明大街,如果正巧能夠碰到王應,王慶定然會與他多說一會兒的話或者送他一件東西。

王慶道:“那今後你們就舉家搬家了,我爹一向悔怨打你的那一頓,這不聽到你的動靜,特地地釀了一罈酒,讓人捎到晉陽來,以表當年的歉意。”

兩人輪番地喝了起來,不時地暢懷大笑,很快地一罈子酒就見底了,看到隻剩最後的一口酒,王慶將罈子遞給了王應,道:“兄弟,這最後一口歸你。”

不過冀州那邊打得如火如荼,晉陽這邊卻彷彿是一座被忘記的城池,駐守著晉陽的晉軍和蜀軍,一向冇有接到開戰的號令,既然上頭冇有號令,兩邊也隻能是臨時保持著如許的乾係,對峙著,對峙著。

唐明大街現在已是禁區,製止統統商賈百姓通行,城西的百姓想到城東去,也隻要從西門出城,再從東門進城,兜一個大圈子才氣成行,本來是對門而居的兩家人,現在想見上一麵,卻也得繞上很遠的一段路才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