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_第238章 血戰安風(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歇息了一天一夜的時候,征南軍在處於體力和精力的頂峰狀況,鬥誌昂揚,戰力彭湃,本來吳軍已經獲得了一些上風,現在又被生生地壓了下去。

王基一臉的怠倦,但他卻冇有下城的意義,曹亮對他道:“王太守,這裡就交給我吧,你放心,有我曹亮在,毫不會讓安風城有失的!”

不過傳令兵還帶了曹亮彆的話,曹亮奉告任覽,不要把征南軍一次性全數投入到城牆上,畢竟安風城不是那種大城,城牆上包容程度有限,一萬五千名征南軍全數登城的話,反倒是擁堵不堪,倒黴於作戰。

吳軍的打擊就冇有停止過,以是征南軍一登城頓時就投入了戰役。

如果征南軍也采取王基的那種打法,不恤兵力,一向拚到精疲力竭才肯罷休,那打到背麵,必定是虧損的,吳軍的打擊永無竭止,守軍一旦力竭,結果不堪假想。

征南將軍夏侯玄傷重未出,軍務便由長史任覽代為措置,麵對諸將的請戰,任覽也是無可何如,畢竟安風太守隻把征南軍當作了預備隊,在這裡,他也無權擅作主張,隻能是叮嚀諸將,放心等侍,隨時侯命。

但就這麼一個簡樸的慾望,彷彿王基都不肯給,也難怪征南軍會很有牢騷了。

進入了安風城,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吃上一口熱乎飯,放心腸睡上一個囫圇覺,這對兵士們體力和精力的規複有很大的幫忙。

軍隊不劃一於淺顯老百姓,淺顯老百姓看到戰役,躲都還不及,那裡還敢往上湊,但軍隊分歧,軍隊天生就是兵戈的,如果看到戰役就繞著走,畏首縮尾的,那必定不是一支合格的軍隊。

這是神馬環境?

象明天王基的郡兵持續作戰了一天,根基上都累垮了,如果吳軍夜晚寢兵的話,他們另有規複的機遇,但從現在看來,吳人底子就冇有停戰的動機,鄰近入夜了,守勢還是一浪高過一浪的,如果冇有征南軍這麼一支預備隊,安風城明天早晨便能夠懸了。

任覽也是無法,在人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啊,既然王基做瞭如許的安排,他們也隻好服從處置,麵對眾軍的微詞,任覽也隻好是儘量地予以安撫,關頭時候,軍心還是最為首要的。

但是這是諸葛恪的號令,誰敢違背?

眼看著勝利在望,但冇想到魏軍卻狀況回湧,破城恐怕又遙遙無期了,呂據的愁悶可想而知。

王基獲得了他的包管,終因而點點頭,拖著怠倦的身子,分開了城頭。

以是曹亮建議將征南軍分為三批,停止輪換作戰,每一批五千人,一批登城作戰,另一批等候侯命,另有一批則歇息,養精蓄銳。

以是曹亮一開端就不籌辦將征南軍全數投入出來,而是分批換防,暫定作戰時候為二到三個時候,然後按照戰役環境再停止調劑,如許便能夠持續地保持軍隊的戰役力。

就算再怠倦,呂據也得咬牙對峙了,蟻附攻城本來就是一個拚耗損的戰役,也就是吳甲士數浩繁,能夠不計傷亡代價地一昧強攻,如果兵力不敷,這一天打下來的傷亡恐怕已經是接受不起了。

本來穿戴厚厚的鎧甲督戰一天,呂據也是身疲力乏,本來希冀著能夠拿下安風城,也好去安息,能夠現在的環境,恐怕就是再打一夜,也是白搭。

普通的軍隊夜裡都是不兵戈的,特彆是攻城作戰,不拿火把照明的話,底子就看不見,但是撲滅火把以後,敵暗我明,城下的吳兵更是成了活靶子,夜晚攻城,難度起碼要比白日高好幾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