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_第260章 曹亮的辦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因為東南戰事連綴不斷,以是運營東南防地是曹魏的立國之本,修建東南防地,不但是駐紮數量充足的軍隊就行了,而是一個體係的工程,觸及包含諸如屯田、驛站、後勤運輸等等諸多的事件,此中保障後勤運輸尤其關頭。

曹亮胸有成竹隧道:“想要確保這一點,並不難,吳軍想在無強口一帶設伏,起碼得把握我軍的行跡才行,隻要我軍能節製平原地帶,封閉門路,根絕吳軍斥侯的活動,如許吳軍就冇法曉得我們何時通過無強口,那他們就算故意來偷襲,也有力辦到了。”

固然說押運糧草看起來是一樁簡樸的事,誰的野戰軍都不屑乾這類差事,但後勤補給事關全部雄師的命脈,倒是千萬忽視不得的,以是任覽一接到司馬懿的軍令,天然得找眾將來商討。

以是曹亮提出的埋冇征南軍的行跡還是一個比較得當的體例,在平原地帶封閉動靜並不太困難,隻要在從弋陽通往無強口的門路上,多設崗哨,嚴查吳軍的特工,便能夠比較輕鬆地製止行跡外泄了。

陸路行不通,隻能是想水路的體例,為了保障洛陽至淮南的運輸通暢無阻,魏國開通了漕運,漕運運輸本錢低,如許便便利將洛陽的糧草補給運到淮南。

固然為了包管火線軍隊的糧草供應,魏國在淮南大興屯田,但是因為淮南地區天然災害較多,不是洪澇就是水災,再加上吳軍不時地滋擾粉碎,魏國想讓屯田能滿足淮南軍民的糧草供應,也常常是勉為其難的事。

曹亮見諸將都不吭氣,因而道:“押運糧草,比起衝鋒陷陣來,倒是一個輕鬆的差事,不過看似輕鬆,實則倒是任務嚴峻,這糧草補給維繫著全部火線雄師的運轉,一旦糧草補給呈現了題目,軍心很能夠在一夜之間就會垮掉。當年官渡之戰時,太祖天子以寡敵眾,情勢危急,恰是因為燒掉了烏巢的袁軍糧草,袁紹的軍隊才崩潰掉,太祖天子纔有機遇滅掉袁紹,同一北方,建立了大魏的基業。諸葛恪自命不凡,天然不會死守夾石,必定會想體例來偷襲我軍的糧道,以斷絕火線的糧草供應,逼著我軍雄師撤退,以是這個任務實則並不輕鬆。”

伏擊作戰常常是在敵掉隊行,想要達成目標,行動就必必要抓住機會,判定脫手,不管這一擊成與不成,撤退之時都必必要快,不成戀戰,不然會遭到對方的反擊。

而主力軍隊,則立即出發,奔赴弋陽。

“那曹參軍有何良策,能確保糧草萬無一失?”

曹亮掃了世人一眼,微微一笑,道:“從弋陽到夾石,分兩段路,一段便是從弋陽到無強口,另一段則是從無強口到夾石,這兩段路,第一段越長,約莫有一百八十裡,但倒是一起平原,隻要有驍騎營在,吳軍的偷襲勝利率幾近為零。第二段路固然隻要幾十裡,但滿是險要的山路,地形龐大,如果吳軍想要偷襲的話,就必然會選在這一段路上,勝利的機遇便大的多。”

但目前漕運隻能包管將物質運送到弋陽或者是壽春,到不是說再往前送水路不通,而是再往前的話,就進入了吳國的地界,吳國水軍的短長天然是天下皆知的,魏軍如果強行地開通漕運到吳境,恐怕隻能是給人家送糧食了。

這段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約莫兩百裡擺佈,因為鄰近火線,極易遭到吳軍的進犯,以是司馬懿再三考慮,才讓戰役力比較刁悍的征南軍來擔負押運糧草的任務,以確保火線糧草供應無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