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_第378章 出征討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至於扣押人質,更多的是一種姿勢,讓敵手投鼠忌器有所顧忌罷了。

曹爽自幼也是熟讀兵法,和那些隻曉得聲色犬馬吃喝玩樂的官二代紈絝有著本質的分歧,還是有著真材實學的。

曹爽以為扣押小我質,不必然就能起到結果,象司馬懿這類腹黑的人,真到了關頭的時候,說不定就會把兒子給捨棄了,歸正司馬懿的兒子一抓一大把,和真正的大誌大略比起起來,一個兒子的性命,就顯得微不敷道了。

羊祜結婚比曹亮還要早上一年的時候,不過主持婚禮的是夏侯霸的弟弟夏侯威,當時恰是他看上了羊祜,纔將夏侯霸的女兒許配給了羊祜。

駱穀,是此次魏國伐蜀的打算進軍線路,夏侯玄到任以後,就將討蜀護軍夏侯霸調往了駱穀,由他來擔負伐蜀的前鋒,先期籌辦伐蜀的事件。

因為穀道的乾係,夏侯霸的這個任務還是比較輕易的,從關中前去漢中,統共也就那麼五六條可供通行的穀道,夏侯霸隻需將這幾條穀道彆離派兵來駐守,便能夠攔住細作,根絕關中的動靜外泄。

因而曹爽服從了丁謐的定見,將司馬昭調到了伐蜀軍中,委任其為征蜀將軍。

號令下達以後,各軍各營都立即行動了起來,快速而有序地分開了長安城,向駱穀方向彙齊。

夏侯霸最為最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封閉關中通往漢中的幾個穀口,對過往的行人和商旅停止嚴格的盤問,以製止他們夾帶諜報進入漢中。

同時,夏侯霸還擔當著另一個首要的職責,那就是封閉魏蜀兩國的邊疆,不準蜀國細作的來往。

人質的事古今皆有常例,強如秦始皇贏政如許的人物,年青時候也做過人質。

但曹爽為了名譽考慮,伐蜀的態度極其地果斷,固持己見。

這實在就是司馬懿和曹爽的一個博奕罷了。開初征蜀打算出爐以後,司馬懿是持激烈的反對定見的,以為現在伐蜀的機會和前提並不成熟,此時出兵伐蜀,隻能是浪費國力,勞命傷財。

以是羊祜此來長安,還是第一次地有機遇晤見老丈人,心機忐忑不安。本來覺得在長安就有機遇晤到夏侯霸,但冇想到夏侯霸此次去了駱穀,這一等,又是兩個多月的時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