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_第386章 興勢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如何回事?”夏侯霸不由是火冒三丈,眼看著就要出儻駱道了,恰好這個時候卻遇著大堵塞了。

從槐樹關到儻穀口,已經冇有多遠了,郭淮想拖也不能拖得太較著了,魏軍一起前行,再冇有碰到蜀軍的阻擊,順利地到達了儻穀口。

不過魏軍向西望去,卻個個是目瞪口呆,麵前的興勢山,漫山遍野的插滿了蜀軍的旗號,頂風招展,氣勢凜然。

魏軍大部分兵士現在的內心當中,恐怕都有幾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這些諜報都是誰傳的,還能再靠譜一點嗎?

郭淮很對勁本身“佳構”,看來蜀軍在獲得魏軍來犯的動靜以後,確切做出了充分的籌辦,把興勢打造的是固若金湯,曹爽最後的這個打算看來已經是完整地停業了,如果不能敏捷地拿下興勢山,魏軍將墮入到進退維穀當中,除了退兵,再無其他門路可走了。

槐樹關之戰固然打得非常輕鬆,但因為未能全殲蜀軍,以是談不上甚麼勝利,夏侯霸是愁眉不展,對他而言,這一仗打得確切很糟糕,事前冇有摸清槐樹關的地理環境,就冒然地率兵繞道到了槐樹關的背後,成果本來是一步妙棋終究卻變成了一步閒棋,最後隻能是望崖興歎,眼睜睜地看著蜀軍突圍而去。

重新整肅了一下軍隊,郭淮便率部向儻穀口而去,夏侯霸也率軍是緊隨厥後,不敢再有半點幸運了。

郭淮此次的打算,就是要攪黃曹爽的行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曹爽伐蜀建功,郭淮做為前鋒打得越超卓,越是為曹爽做嫁衣,以是他用心腸放了傅僉一馬,裝出一副未曾防備的架式,讓蜀軍趁機給逃脫了。

出了儻駱道,隻要再翻越興勢山,魏軍便能夠進入陣勢比較平坦的漢中盆地了。

但讓夏侯霸想不通的是,兩麵夾攻的行動失利了,可郭淮那邊倒是有著好幾千人呢,如何便能夠讓蜀軍等閒地逃脫了呢?

夏侯霸怒了,策馬疾走,向前麵趕去,他也不顧前麵有冇有人了,一起橫衝直撞,前鋒營的魏兵那敢招惹於他,隻是乖乖地讓出來路。

並且這三萬多人,是全部漢中的防備兵力,又不成能都集合到興勢來,遵循之前的預算,在興勢設防的蜀軍,能有一萬人就不錯了。

本來有著上風心機的魏軍這個時候都不淡定了,耳聽為虛,目睹為實,麵前的東西但是瞞不了人的,這漫山遍野的蜀軍莫非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這在一瞬之間,魏軍的心機都產生了大的顛簸,生出了一些害怕之心,再無當初那種一往無前的士氣了。

這當然不是夏侯霸的弊端,當時環境告急,他也不成能派出斥侯去先行查探地理環境,隻是曉得在槐樹關的背後,有一條奧妙的小徑能夠繞疇昔,以是纔會采取這類大膽而冒險的行動。

不是說蜀國的總兵力才十幾萬人嗎?不是說漢中一地,蜀軍撐死不過三萬人馬嗎?可麵前遙眺望去,這蜀軍何止數萬啊。

興勢山又稱作興勢阪,因山形如盆,外險而內有大穀,為盤道上數裡,方及四門,故名。

興勢山是秦嶺南延的一段餘脈,西北東南走向,橫亙上百裡,而興勢山往西,便是陣勢平坦的漢中平原了,以是興勢山是漢中的東大門,也是漢中東部的獨一險要之地。

興勢山乃是秦嶺的餘脈,固然和巍峨矗立的秦嶺冇法相提並論,但是險要程度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很多處所都是斷崖峭壁,隻要幾條盤山門路,蜿蜒盤曲,在山中隱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