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_第389章 火燒興勢山(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曹亮在走入夏侯霸大營的時候,就已經在思慮這個題目了,興勢山固然比不上劍閣那樣雄奇,但是魏軍等閒的想要攻破它,卻非易事。

這個時候,夏侯玄也趕到了,看到儻穀一片擁堵,便問曹亮是如何回事。

而魏軍想要攻山,則必必要支出很大代價才行,固然魏號角稱十五萬人馬,但因為山路侷促,如此多的兵馬底子就發揮不開,而蜀軍完整能夠以逸待勞,憑險扼守,將魏軍擋在興勢山前。

曹亮據實以告,夏侯玄一聽也是頭大,本來按曹爽的原定打算,此次的行動就是偷襲,趁著蜀軍不備之際,一舉地殺入漢中平原,再依托上風的兵力,摧城撥寨,一起橫掃漢中諸城,安定漢中之地,也就算是完成了原定的打算。

這是完整不懂的一種說法,要不然叢林大火是如何燒起來的,莫非叢林大火隻燒乾枯了的樹?究竟上,叢林大火對常綠的植被更加感興趣,隻如果氣候前提適合,枯燥多風,山火便會殘虐。

至於火?

夏侯霸大喜道:“曹長史既有奇策,無妨直言,某洗耳恭聽。”

曹亮見他不信,便笑了笑,道:“明天必定是不可的,如許吧,轉頭我籌辦籌辦,夏侯護軍就放心整點兵馬吧,待到火起,殺他個天昏地暗。”

蜀國的諸葛亮便是玩火的妙手,火澆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上方穀,不管這些火是真燒還是假造的,都足以證明諸葛亮是一名長於火攻的人物。

曹亮忽得麵前一亮,如果火攻興勢山的話,那絕對是一個絕妙的好戰略。

當然想要放火燒山,更加首要的身分便是氣候,睛朗無雨是首要前提,更抓緊急的是風,並且必須是東風,如許才氣包管火勢隨風而走,燒向西麵,不然的話,會把本身給燒了。

夏侯霸固然是將信將疑,但現在他也冇有更好的體例,強攻之路底子就行不通,如果曹亮真能放上一把火的話,倒也不失為一個好體例,因而他點頭稱諾。

曹亮旋即拱手辭職,羊祜執禮辭職,回到了中軍當中。

曹亮慎重其事隧道:“放火燒山!”

起首是儻駱道貧乏水源,冇有甚麼大的河道,隻要一些小溪山泉,供應十幾萬雄師和幾萬頭騾馬牲口,相稱的嚴峻。

明天曹亮倒是故意機班門弄斧,在興勢山放上一把火,也不曉得在定軍山躺著的諸葛亮,如果泉下有知,該是副如何的神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