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同心圓_第50章 收穫(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田間,村民們還在奮力地搶收著,兩三千米長的公路上,到處都鋪滿了收成的稻穀,已經曬乾的稻種開端風潔淨後裝袋進倉了,而下午新收的稻穀則全數攤開在公路上,賣力的村民正在將此中的稻草殘渣清理掉,藐小的葉片則會比及曬乾後再用風車風潔淨,全部基地的稻田裡與路邊都是一幅繁忙的氣象。

“劉記者,是如許的,省農科院在我們村建了一個優良水稻育種基地,明天開端收割稻穀。因為要減少喪失,省農科院要求用野生收割的體例,以是我們請了兩百多個村民來收割。”張軍解釋說。

“韓院長,這些種子首要會發放到哪些處所去蒔植呢?我們村還剩下有近千畝淺顯農田,來歲有冇有機遇用上這些種子呢?”張軍問道。

張軍將視頻與照片發到了本身的朋友圈,並且配上一段抒懷的筆墨:“金色的稻浪無邊無邊,成熟的稻穀透出陣陣芳香,而在勤奮的雙部下,它們變成了一堆堆金黃的稻穀,鋪曬在村裡新建的水泥公路上,遠遠看去如同潑墨的金色畫卷,是村民們用辛苦的汗水描畫出來的。”

“現在冇有,今後必定會有的。韓院長,遵循畝產1700斤來計算,全部龍溪基地的收成的稻種就有1500多噸,恐怕這幾個堆棧完整裝不下呀。”張軍笑了笑說。

隨後,他就繁忙去了。比及中午歇息的時候,張軍發明,這條資訊在朋友圈獲得上百人的點讚,還稀有十條批評。此中一條批評引發了他的存眷,是瀘州市電視台的一個記者朋友問他:“叨教這是甚麼處所?明天還要收割嗎?能不能來采訪呢?費事電話聯絡。”

“想要推行到天下栽種,短時候內還不成能達到要求,現在我們的的水稻育種基地太少了,每年出產的水稻種子遠遠滿足不了那些糧食大省的需求,更不消說另有那麼多淺顯的農田。”韓奇傳授感慨地說。

就在水稻基地的中間,水泥公路的邊上,之進步行啟動典禮的處所,修建了一排十多間房屋,此中有幾間是基地辦理辦公室,但是更多的房屋都是堆棧,是用來堆放水稻種子的。而統統的種子都要比及曬乾以後便利存放了,纔會運送到其他處所去。

“明天上午收成的,應當全數都能夠裝袋進倉存放了,現在天下午收成的,明天上午曬過後也應當能夠裝袋進倉了。我們明天下午開端有專門的運送車前來運輸,大部分的種子都要轉移到專門的堆棧去存放,這邊的堆棧隻能留很少一些,供應你們縣裡和村上來歲利用。”韓奇傳授點頭說。

張軍看到這位叫劉小林的記者留下了手機號碼,明顯他是非常想采訪這類兩百多人在一起收割稻穀的題材。想了想後,張軍給劉小林打了電話疇昔:“劉記者,你好,我是L縣統戰部的張軍,現在雙龍鎮龍溪村任第一書記。”

明天,全部龍溪村村民們的目光都聚焦在水稻育種基地收割稻穀上了,早上氣候冇那麼熱的時候,另有很多老年人帶著孩子跑到基地邊的公路上來看熱烈。

“那來歲這育種基地用的種子呢?是用這些種子,還是你們供應專門的種子呢?”

“總重量14775斤,這塊田統共有8.56畝,算下來畝產量為1726斤。天啦,這個產量也太高了吧?普通環境下畝產1200斤便算高產了,現在竟然畝產達1700斤以上,不愧是優良水稻呀。”終究計算出來的畝產成果,令統統人大為震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