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沉吟了半晌,接著便是大笑了出聲:“好你個高陽,這纔是父皇收到的最好的禮品呢!”
千秋節那天,高陽慎重地捧著禮盒,一步步走進甘露殿,就聽得李世民正和諸皇子由獻禮談到“兄肥弟瘦”的典故。她跨進大殿的步子便放輕了很多,最後站在帷幔旁,悄悄等待。
李世民不安閒地撇過了臉,然後狀似指責地說道:“父皇愛本身的女兒是本性,你呢,更是父皇的掌上明珠。”
錦奴掀了一旁的窗簾,探出頭去,扣問道:“如何回事?”
“您還冇看呢,如何就曉得我的最好?”高陽轉頭看向一邊的壽禮,盤點道:“鹿,應當是三哥送的,這身上的箭還刻著吳王府的標記。嗯?這麼多書,是《括地誌》?那該是四哥送的了。《孝經》,是九哥送的。這個……”她看著那珠光寶氣的金塔,不著陳跡地皺了皺眉,道:“如此大手筆,該是太子哥哥送的了。我送的實在比不上諸位哥哥。”
錦奴心下一緊,神采間便多了幾分凝重,沉聲道:“公主放心。”
高陽也笑了:“是。高陽祝父皇千秋功業,創大唐亂世。”
李世民已經翻開木盒的蓋子了,希冀地看疇昔,然後就愣了愣:“這是麥子?”他撚起一枚麥穗,打量了一下那飽滿的麥粒,然後又伸手撥拉起盒子裡的其他東西。“稻穀,粳米……嗯,是五穀雜糧?”
高陽擺了擺手:“不必了,等回府後換身衣衫,我們就去淨土寺。對外的說辭……”她歎了口氣:“就說是給父皇祈福。”
“哎――實在啊,是父皇想你了。”李世民歎了口氣,拉著高陽的手,一下一下拍著那手背,道,“父皇總愛把本身的意誌強加在彆人身上,你也常常不能例外,哎――”
高陽的話,實在讓李世民欣喜。他一掃之前麵對諸皇子的怠倦寂然,興趣勃勃道:“走,父皇帶你去新建的園林逛逛,那園子你必然喜好!”說完,他便大步昂揚地拉著高陽上了禦攆。
趕車的是個結實的寺人,眉宇間模糊能見著三分當年阿誰“憐心”的影子。不過現在,他早已冇有了當年那稚氣不幸的模樣,端著一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大話的笑容,手中馬鞭一揚,嘴裡帶笑的調子便傳進了高陽耳朵裡:“公主,陛下今兒還對身邊的張公公唸叨您呢,就盼著您千秋節的獻禮呢。以奴婢看啊,隻如果公主送的,就算是根草兒,陛下都歡樂~”
高陽一身貴重的華服在行走間收回細碎的聲響,在身後襬出了美好的弧度,鬢髮如雲,廣袖長裙,襯著她眉宇間用金砂裝點出的花鈿,一時候不知是迷了誰的眼。
“是,父皇。”高陽應了一聲,起步繞過帷幔,走出來。
東宮外,高陽甫一出門,錦奴便吃緊走了過來,待瞥見高陽神采不錯,方纔安了心。
“那裡比不上?我看高陽的禮品必定比誰的都好!”李世民輕鬆地笑道,伸手就要翻開那盒子。
那寺人哪還敢怠慢,當下揚鞭一甩,馬車猛地提了速。這下,高陽總算是回神了,她看了看滿臉焦急的錦奴,搖了點頭道:“彆急,我冇事。”
錦奴在一邊看得擔憂,心疼地扶著高陽靠在安枕上:“公主,如果累了便合閤眼,比及了,奴婢叫您。”
高陽領著人走出百十步,這才緩了步子,對錦奴道:“你去讓人查查長安各寺廟可有一個叫‘辯機’的和尚,我要他的全數動靜,一點也不能錯。”